春风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吹嘘切":指春风用力吹拂,将万物吹生。
"争奈":奈何,表示无能为力或无法阻止某事的发生。
"秕糠":坏稻谷和不饱满的谷粒,这里用来比喻无足轻重的东西。
"等闲":轻易,寻常,平常。
"青云":高空的云,代指高位或者显贵。
去完善
赏析
罗隐的《春风》以春风为诗题,却未具体描绘春天的景色。首句“也知有意吹嘘切”点明主题,春风看似无意却又似乎有心地吹拂万物,使得春天降临大地。次句“争奈人间善恶分”则传达了诗人对人世善恶的思考:尽管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然而人间的善恶却始终难以分明。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
第三、四句“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更是深刻揭示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使是微小如秕糠之物,只要得遇春风,也能平步青云。这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一种自嘲与讽刺,也是对现实世界中势利者的无情揭露。同时,这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应保持信心和希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风》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的美景。罗隐在诗中以“尽日”和“无人见”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罗隐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他一生经历了晚唐、五代十国的更替,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混乱和人世的沧桑。罗隐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这使他对自己的才华产生了怀疑,也对世道不公感到愤懑。这种情绪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表现。
在同一时期,唐朝已经进入末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罗隐通过描绘春风吹拂大地的景象,表达了希望春天能够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心情。同时,他也以“尽日”和“无人见”来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