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谁复知予懒是真,平生自信解甘贫。
苦无名位高今世,为有烟霞伴此身。
长掩柴荆避寒暑,犹将谈笑对风尘。
只今那得王摩诘,状取江湖太古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能了解我真正的懒散,我一生都自信能化解贫穷。
苦于没有显赫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但我却拥有了烟霞为伴的生活。
长久地关起门来躲避寒冷和炎热,仍然能用谈笑应对世俗的风风雨雨。
如今又怎么能得到像王维这样的朋友,描绘出一幅江海水边远古百姓的生活画卷呢?
去完善
释义
1. 谁复知予懒是真:谁,指其他人;复,又;知,知道;予,我;懒是真,真的懒惰。这句意思是:又有谁知道我真正的懒散状态呢?
2. 平生自信解甘贫:平生,一辈子;自信,自己确信;解,理解;甘贫,甘愿贫困。这句意思是:我一辈子都坚信自己能理解并甘愿过贫困的生活。
3. 苦无名位高今世:苦,苦恼;名位,名誉地位;高今世,高于当今社会。这句意思是:让我苦恼的是我的名誉地位低于现今社会的标准。
4. 为有烟霞伴此身:为,因为;有,拥有;烟霞,云雾般的景象,这里指隐士的生活;伴,陪伴;此身,我自身。这句意思是:因为我拥有隐士般的生活陪伴着我。
5. 长掩柴荆避寒暑:长,长时间;掩,关闭;柴荆,简陋的住所;避,避免;寒暑,寒冷和炎热的天气。这句意思是:我经常关闭我简陋的住所来躲避寒冷和炎热的天气。
6. 犹将谈笑对风尘:犹,仍然;将,将会;谈笑,谈笑风生;对,面对;风尘,尘世的纷扰。这句意思是:我仍然会谈笑风生地面对尘世的纷扰。
7. 只今那得王摩诘:只今,如今;那得,哪里能够得到;王摩诘,唐朝诗人王维的字。这句意思是:现在哪里还能得到像王维那样的人呢?
8. 状取江湖太古民:状取,描绘出;江湖,江河湖海;太古民,远古时代的百姓。这句意思是:描绘出江河湖海间的远古百姓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偶成》是南宋诗人释绍嵩的一首述志诗。诗人以朴实的笔触描绘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这首诗的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自然,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豪放气质和高尚情操。
首联“谁复知予懒是真,平生自信解甘贫”,表现了诗人崇尚恬淡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懒惰是心灵的宁静,而不是身体的懈怠。他坚信自己能理解并乐于过清贫的生活。这两句诗透露了诗人蔑视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颔联“苦无名位高今世,为有烟霞伴此身”,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心态。他认为名利地位都是痛苦的源泉,而能与山光水色为伴才是人生的幸福。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颈联“长掩柴荆避寒暑,犹将谈笑对风尘”,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情景。他闭门谢客,远离尘世纷扰,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能谈笑风生。这两句诗凸显了诗人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只今那得王摩诘,状取江湖太古民”,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唐代著名隐逸诗人王摩诘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他认为自己如今已经过上了和王摩诘一样的江湖隐居生活,过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日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自豪的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坚定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南宋时期诗人释绍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知道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治动荡的时代。当时,金兵南下,中原地区陷入战火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家国之痛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释绍嵩作为一名文人墨客,无法置身事外,他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悟融入到诗歌之中,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其次,关于释绍嵩的人生际遇,我们知之甚少。但从他的诗作来看,他是一个热爱山水、向往宁静生活的诗人。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些诗句都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我们来说说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南宋时期,佛教在我国非常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佛教信仰的向往。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作品自然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超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