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年前曾经分别,如今在这征途重逢。我们的马头朝向何方?夕阳正照耀着无数的峰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岭上:指五岭,即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山脉。
2. 十年:表示时间很长。
3. 征路:行旅之路。
4. 马首:马的头部,代指马的行进方向。
5. 夕阳: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这里指傍晚。
6. 千万峰:形容山峰众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与故人相逢的情景。首句“十年曾一别”表明两人已经阔别多年,这为后面的相逢增加了戏剧性。次句“征路此相逢”则勾勒出一幅偶遇的画面,诗人或许正疲惫地行走在旅途之中,突然间与故人重逢,这种巧合增添了喜悦和感慨。
第三句“马首向何处”是一个设问,意在询问故人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暗示了接下来他们可能不会继续同行。最后一句“夕阳千万峰”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在夕阳的余晖下,远处的山峰连绵不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整首诗以景衬情,展现了诗人与故人重逢的喜悦以及即将离别的惆怅,令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这首古诗的创作者是唐朝著名文人权德舆。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3年,此时正值唐朝天宝年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在这一时期,权德舆曾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官运亨通。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安史之乱期间,他曾被迫离开朝廷,回到家乡。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无常和离别的痛苦。
在这首诗中,权德舆以岭上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与久别者重逢又别离的场景。诗中的“十年身不到,一到却须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重逢的渴望。而“路出寒溪畔,山人共劝还”则表现了作者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