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彦文以葆真韵见赠次韵答之
少年倾盖海之滨,白发相逢意转亲。
三伏偶乘偷暇日,一枰聊作暂闲人。
官清已怪腰金晚,诗好因缘梦笔新。
火急著成封禅颂,属车方欲议东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年在海边相遇,白首之交更感亲切。
炎夏中偶然抽得闲暇时光,以弈棋暂忘俗务。
为官清正却晚景凄凉,因诗艺高得以重拾写作激情。
需加快撰写《封禅颂》,皇帝的车队正准备向东巡游。
去完善
释义
1. 倾盖:交谈甚欢,共享所见所闻。
2. 海之滨:沿海地区。
3. 白发:形容年老。
4. 三伏:指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5. 偷暇日:抽空休息的日子。
6. 一枰:围棋棋盘。
7. 暂闲人:暂时放下事务,放松心情的人。
8. 腰金:戴上了黄金的腰带,表示做了大官。
9. 因缘:缘分。
10. 梦笔:梦里写下的诗句。
11. 火急:紧急。
12. 著成:完成撰写。
13.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
14. 封禅颂:记录封禅过程的诗歌。
15. 属车:随从的车马。
16. 东巡:向东巡视,这里借指皇帝东巡祭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在闲暇时刻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诗歌中“少年倾盖海之滨”和“白发相逢意转亲”两句展现了时光流逝、友情依然的主题;“三伏偶乘偷暇日,一枰聊作暂闲人”则描绘了夏日里的片刻宁静,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恬静与悠然;“官清已怪腰金晚,诗好因缘梦笔新”则通过讲述自己的官场生涯和诗歌创作,揭示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文学的热爱;最后“火急著成封禅颂,属车方欲议东巡”两句则以皇帝即将东巡为背景,暗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一幅生动的夏日闲暇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汪彦文以葆真韵见赠次韵答之》是南宋诗人赵鼎臣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具体时间则难以确定。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金人入侵,战乱频繁。
赵鼎臣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在朝廷任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他的诗歌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和关注。
在南宋时期,社会风气重视文学修养,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词唱和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汪彦文是赵鼎臣的一位友人,他以“葆真”为题作诗送给赵鼎臣,表达了对赵鼎臣的敬仰之情。赵鼎臣则回赠了这首《汪彦文以葆真韵见赠次韵答之》,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深厚友谊和对文学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