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缘对

标题包含
缘对
石床偃月梦魂冷,溪水写真癯影清。 平生矻矻自忘我,世外不知谁可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愚,俗姓陈,字无智,号虚堂,法号释智愚,南宋时期禅宗高僧。他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享年84岁。 释智愚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石床上躺着如偃月的我,梦中感到冰冷;溪水里映照出我的身影,虽然消瘦却显得格外清晰。 我一直辛勤努力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不知道在这尘世之外,还有谁能与我结成伙伴。
去完善
释义
1. 石床:指用石头制作的供人休息的床具,这里用作比喻,表示作者的心境。 2. 偃月:指月亮升起时呈半圆形的状态。 3. 梦魂冷:形容梦境中的寒冷感觉。 4. 溪水写真:指在溪水中映出的人影。 5. 癯影清:形容身材瘦削的身影。 6. 矻矻:努力不懈的样子。 7. 世外:指超脱世俗的世界。 8. 可盟:可以结成同盟或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石床、溪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孤寂而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偃月梦魂冷”和“溪水写真癯影清”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清醒,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第二句中,作者使用“写真”一词,暗示了其对自我认知的执着追求。而“癯影清”则传达出一种纯净脱俗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保持高洁品质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平生矻矻自忘我”和“世外不知谁可盟”则抒发了诗人辛勤努力却难觅知己的心境。这里,诗人以“矻矻”表示其勤奋刻苦的精神,同时表达出由于无法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而产生的失落感。这种情感在尾句得到了进一步渲染,强化了诗人与世隔绝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缘对》是宋代高僧释智愚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0年左右。在这一年代,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崛起,中原战火纷飞。释智愚作为一个修行高深的僧人,对于世事的变幻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感慨。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智愚的人生际遇也相当坎坷。他曾游历四方,弘扬佛法,但在旅途中多次遭遇战乱和困境。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也是一个政治动荡、民生疾苦的时代。金国的入侵使得中原地区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释智愚深感人间疾苦,希望通过诗歌传递出对众生的慈悲关怀,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佛性觉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