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静坐对茶花偶作

标题包含
静坐对茶花偶作
菊后梅前冷落时,剪檀雕蜡酪为肌。 人从老处亲平淡,花向无中补阙亏。 地暖不忧春近远,窗空惟映月参差。 病夫久废卢仝椀,鼻观从容圣得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菊花凋谢、梅花尚未盛开的寒冷时节,用檀香木和蜜蜡雕刻而成的雪花石膏肌,宛如琼脂。人们习惯于亲近古朴与平淡,而花儿则在寂寥之处弥补缺失的美。温暖的地气令我们无需担忧春天的远近,窗外的景色也仅仅是映衬出月亮的明暗交替。我作为一个久病的书生已经荒废了品尝茶的兴致,但这并不影响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菊后梅前:指菊花开败、梅花尚未盛开的时节,即初冬时分。 2. 剪檀雕蜡:形容茶花的质地如檀木般坚实,颜色如蜡一般光泽亮丽。 3. 酪为肌:此处将茶花的色泽比喻为奶酪的颜色。 4. 人从老处亲平淡:意指人们在历经沧桑后会更加珍视平淡的生活。 5. 无中补阙亏:指茶花在绿叶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 6. 地暖:指茶花所处的环境温度适宜,生长良好。 7. 不忧春近远:指茶花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随时都能绽放。 8. 窗空惟映月参差:形容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屋内,显得错落有致。 9. 病夫久废卢仝椀:病夫,诗人自嘲;卢仝椀,指品茶的茶具,这里表示作者因病而长时间未能品茗。 10. 鼻观从容圣得知:意为通过鼻观(闻香)来感知茶的香气,心情变得宁静,达到与圣人相通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饮茶赏花的悠闲生活的诗词。诗人在菊花凋谢、梅花未开的寒冷季节,以品茶赏花作为心灵的慰藉。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茶叶比作剪檀和雕蜡的工艺品,表达了对茶的珍视。同时,茶花在诗人的眼中具有补充生活中不足的美,即使环境简朴,也能使人心生温暖。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春天的临近以及窗外月亮的变化,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物,但却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诗人提到自己因病而久疏茶道,但在品茗之余,仍能领略到其中的禅意,表明他心境平和,超脱世俗。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静坐对茶花偶作》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曹彦约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其时正是金朝势力侵入中原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曹彦约在这段时期历经宦海沉浮,曾任尚书省左司郎中、权尚书礼部侍郎兼侍讲等职位,后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此期间,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写下了许多反映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篇。这首《静坐对茶花偶作》便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这首诗中,曹彦约通过对茶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在战乱岁月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借茶花的坚韧品质,抒发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哲理,成为了南宋时期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