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学画鸦儿正妙年。
阳城下蔡困嫣然。
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
曲终红袖落双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乐曲终了,她垂下双臂,红色的衣袖轻轻滑落,露出那曾经被精心缠裹的纤足。

去完善
释义
红袖:代指女子;双缠:古代女子缠足后的小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妙龄少女的生活片段,通过“学画鸦儿”“雾帐吹笙”“霜庭按舞”等画面展现了她的青春与美丽。上片点明主题,以少女的娇美引出人生的短暂欢愉;下片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哀婉的氛围。结尾处“曲终红袖落双缠”,暗示了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个体生命的咏叹,也是对命运流转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在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创作的一首词。这一年对苏轼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在这个时期,苏轼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政治上,王安石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文化上,古文运动正在兴起,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倡导道德教化。这些时代背景对苏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创作《浣溪沙》时,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又展现了个人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