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一

标题包含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一
挂冠与结绶,孰者为良图。忍贫殊亦难,乃有山水娱。一官落世网,耳目皆非吾。以此裁量之,回也终不愚。茅屋八九间,左右瓜芋区。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厨。醉中天地宽,渺视驺侏儒。六合日清旷,吾道宁榛芜。何幸𤱶亩间,身亲见唐虞。不学张季鹰,秋风但莼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摘下官帽、结束仕途,哪个是更好的选择?忍受贫穷实在不易,还好有山水的乐趣。一旦陷入尘世官场,周围的事物就不再属于我。通过这样的比较,我认为颜渊的选择终究是正确的。我有几间茅屋,四周种着瓜果蔬菜。酿些淡酒,美酒就像古代步兵的厨房一样美味。喝醉的时候觉得世界很宽广,那些富贵人家的马夫和侍从看起来渺小。整个世界一天天变得清晰空旷,我的道路自然也不会被杂草淹没。幸运的是在田间劳作时,亲身经历了像唐尧和虞舜那样美好的时代。我不学张翰在秋风起时就只知道吃莼菜和鲈鱼。
去完善
释义
1. 挂冠:辞官,这里指郑佥判放弃官场职务。 2. 结绶:佩带官印的丝带,这里指担任官职。 3. 孰者:哪一个。 4. 良图:好的计划。 5. 忍贫:忍受贫困。 6. 殊:很。 7. 一官:一个官员。 8. 落:陷入。 9. 世网:世俗的束缚。 10. 耳目:视野。 11. 非吾:不是我。 12. 裁量:考虑,衡量。 13. 回:颜回,孔子的弟子。 14. 茅屋:简陋的房屋。 15. 八九间:八、九栋。 16. 左右:周围。 17. 瓜芋区:种植瓜果蔬菜的区域。 18. 旋篘:立刻过滤出酒水。 19. 薄薄酒:淡淡的酒。 20. 美如:美味得如同。 21. 步兵厨:美食家刘峻在《世说新语·排调》中记载了“步兵厨”,指的是曹操赞其子曹彰为“黄须儿”,这里用来赞美酒的醇厚。 22. 醉中:喝醉的时候。 23. 天地宽:心胸开阔。 24. 渺视:轻视。 25. 驺侏儒:指地位低下的权臣。 26. 六合:四方上下,泛指天下。 27. 日:一天天。 28. 清旷:清新旷达。 29. 吾道:我的道理,我的主张。 30. 宁:岂能。 31. 榛芜:杂草丛生的荒地。 32. 何幸:多么幸运。 33. 𤱶亩间:田间地头的田野生活。 34. 身亲:亲自体验。 35. 见唐虞:见到唐朝和虞朝盛世的景象。 36. 张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因思念家乡风物而辞官回乡。 37. 秋风: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抒发思乡之情。 38. 但:只。 39. 莼鲈:北宋画家赵构在《晚春诗》中写道:“江山如旧历,岁月忽惊奔。鲈鲙莼羹美,湖光照眼新。”形容归隐田园的美好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方岳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诗人在诗歌中描绘了自己在山林之中的生活,通过饮酒、醉中看世界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世俗世界的超脱。同时,他提到了古人张季鹰,以此来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拒绝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诗歌,通过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官场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方岳的《秋崖先生小稿》,收录于《四库全书》。方岳生活在南宋末年,他在诗作中对南宋末年的社会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映和剖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词的题目中看出一些端倪。“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这句较长的话透露了该诗的创作时间。郑佥判,指郑思肖,他是一位南宋文人,以清正廉洁著称。苏黄门,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文学成就极高。方岳在此诗中以郑思肖的名义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其次,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可以从方岳的其他诗作中了解到。方岳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严重。方岳在诗作中表达了对于时局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并倡导清廉的政治风气。他在诗中写道:“独持清白奉家邦,举世谁堪比友生?”这充分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年代背景。南宋末年,由于北方的金国对南方的侵略,使得南宋朝廷内外交困,民不聊生。方岳在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此来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此外,方岳还关注到了民间的生活疾苦,如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描述了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场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