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静堂为弼上人题

标题包含
静堂为弼上人题
浮屠西来如转邮,方袍纷纷剧东瓯。 上人维弼志独优,翛然高举异凡俦。 从师度淮溯隋沟,神都岁月俄十周。 燕坐缥缈云中楼,明窗翰墨冰茧柔。 贵人旁午拥轩驺,问汝亦有所欲不。 此身南北真浮浮,黄金白璧谁能收。 乃独汲汲从英游,乞书览字无时休。 千年金石穷雕锼,上剧钟王下虞欧。 糢糊墨本如山邱,精神散漫不可求。 俗人贵耳贱两眸,今人古意岂不侔。 森然玉筯垂银钩,怒猊渇骥蟠灵湫。 锦嚢象轴光油油,自笑长物犹见留。 幡然忽忆江湖秋,瓶锡东下如轻鸥。 诛茆伐木寒岩陬,名堂以静盖有由。 坐观蠢蠢遍九州,长空浮云水中沤。 眼前何曾无应酬,岚光波影相夷犹。 别来书札屡相投,问我何时泛扁舟。 西峰玊泉深且幽,杖藜来往亦风流。 红尘道路方悠悠,回首东南天尽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景衡(1072年-1128年),字少伊,号横塘居士,浙江台州黄岩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许景衡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县令、郡守等职。他勤政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佛塔来自西方像邮件传送,僧人们衣着华丽仿若东方歌舞。 你的崇高志向出类拔萃,远离尘世与众人不同。 跟从师傅渡过了淮河,在洛阳的日子匆匆已过十年。 你在高楼中冥想,明亮的窗户下有冰蚕般的书法艺术。 权贵们频繁地驾着马车前来,问你是否有所需求。 你的身体在这世上漂泊不定,黄金和白璧也无法将你留下。 你却只热衷于和英才们交流,读书写字不知疲倦。 历经千年的石刻也显得不足,无论是钟繇还是欧阳询,他们的字迹都流传了下来。 那些模糊的字迹如同山丘般存在,却难以追寻其精神内涵。 世人重视耳朵而轻视双眼,今天的人们对古人的敬意是否足够呢? 那些字迹犹如银钩垂下的玉石,愤怒的狮子和口渴的马匹都在这灵气充盈的地方徘徊。 那些锦绣的画轴散发出光泽,自我嘲笑这些多余的东西仍被留下。 突然间想起了江湖的秋天,拿着水瓶和锡杖向东而行如同轻盈的海鸥。 在山丘边搭建茅屋砍伐树木,以安静为名建造这亭子有其理由。 坐下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忙碌,天空中的浮云和水中的泡沫一样短暂。 眼前哪里没有应酬,只是山水间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分别后书信往来频繁,他们询问我何时能乘船出行。 西边的山峰下有深邃的清泉,拄着藜杖来回行走也别有一番风味。 繁华世界的路还在远方,回头看看东南方向的尽头。
去完善
释义
1. 浮屠:又称为佛陀,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这里代指佛教。 2. 西来: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3. 如转邮:指传播佛法的使者。 4. 方袍:指僧人的袈裟。 5. 剧东瓯:在东瓯地区非常多。 6. 上人:对上德僧人的尊称,这里指弼上人。 7. 维弼:维护佛法的意思。 8. 志独优:立志弘扬佛法。 9. 翛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10. 高举:高扬佛法。 11. 异凡俦:超越凡俗之辈。 12. 从师度淮:跟随师傅渡过淮河。 13. 隋沟:即汴河,是隋唐大运河的一段。 14. 神都:古都洛阳的别称。 15. 俄十周:指过了十年。 16. 燕坐:安详地静坐。 17. 缥缈:形容高远。 18. 云中楼:指高耸入云的佛塔。 19. 明窗:明亮的窗户。 20. 翰墨:书法艺术。 21. 冰茧柔:指书法笔力刚柔并济。 22. 贵人:达官贵人。 23. 旁午:表示络绎不绝。 24. 轩驺:显贵乘坐的车马。 25. 黄金白璧:指珍贵之物。 26. 浮浮:漂泊不定。 27. 汲汲:努力追求。 28. 英游:与贤能之士交往。 29. 乞书览字:向他人学习书法。 30. 千年金石:指流传久远的石刻碑文。 31. 穷雕锼:尽力雕琢。 32. 上剧钟王下虞欧:指在钟繇和王羲之之上还有虞世南和欧阳询。 33. 糢糊墨本:模糊不清的碑帖拓本。 34. 精神散漫:指碑帖上的字迹难以辨认。 35. 贵耳贱两眸:重视听闻而轻视眼见。 36. 侔:等同。 37. 森然玉筯:形容书法线条硬朗。 38. 垂银钩:形容笔势飘逸。 39. 怒猊渴骥:比喻书画作品中的骏马形象。 40. 蟠灵湫:比喻书画作品的生动气韵。 41. 锦嚢:锦囊妙计,这里指珍贵的书画。 42. 象轴:画卷。 43. 光油油:光彩照人。 44. 幡然:忽然改变的样子。 45. 江湖秋:泛指江水和湖水的秋天景色。 46. 瓶锡:僧人化缘的工具。 47. 东下如轻鸥:形容僧人沿着江河而下。 48. 诛茆伐木:砍伐茅草树木,指修建寺庙。 49. 寒岩陬:寒冷的岩石角落。 50. 名堂以静:给寺庙取名为“静堂”。 51. 盖有由:有一定原因。 52. 蠢:形容人多杂乱。 53. 长空浮云水中沤:比喻世间的短暂和虚幻。 54. 应酬:应付交际。 55. 岚光波影:山间的云雾和水面倒影。 56. 相夷犹:形容相互依赖。 57. 书札:书信。 58. 扁舟:小船。 59. 西峰玊泉:诗人在西边的山峰找到了泉水。 60. 杖藜:拄着拐杖。 61. 来往亦风流:形容僧人的生活自由自在。 62. 红尘道路:繁华的世俗生活。 63.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 64. 天尽头:指世界的尽头。
去完善
赏析
《静堂为弼上人题》是宋代诗人许景衡为僧人弼上人所作的一首赞美诗。这首诗通过对弼上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生活、信仰以及人生态度的赞美和认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弼上人超尘脱俗、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首联“浮屠西来如转邮,方袍纷纷剧东瓯”,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佛教在东方的传播与发展。诗人用“转邮”来形容佛教从西方传入的过程,形象地描绘了佛教在东瓯地区传播与发展的盛况。 颔联“上人维弼志独优,翛然高举异凡俦”,赞颂了弼上人的志向和品质。诗人用“独优”来强调弼上人的优秀品质,并通过“翛然高举”这一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弼上人超凡脱俗的形象。 颈联“从师度淮溯隋沟,神都岁月俄十周。燕坐缥缈云中楼,明窗翰墨冰茧柔”,描述了弼上人在神都的岁月。诗人用“燕坐缥缈云中楼”来表现弼上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宁静与超脱,同时通过“明窗翰墨冰茧柔”这一诗句,展示了弼上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腹联“贵人旁午拥轩驺,问汝亦有所欲不。此身南北真浮浮,黄金白璧谁能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诗人用“黄金白璧”来象征世俗的荣华富贵,通过与“浮浮”的对比,揭示了弼上人超脱尘世、不为世俗所动的品质。 尾联“森然玉筯垂银钩,怒猊渇骥蟠灵湫。锦嚢象轴光油油,自笑长物犹见留。幡然忽忆江湖秋,瓶锡东下如轻鸥。诛茆伐木寒岩陬,名堂以静盖有由”,描述了弼上人的生活环境和心态。诗人通过“森然玉筯垂银钩”等诗句,描绘了弼上人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并进一步通过“幡然忽忆江湖秋”等诗句,表现了弼上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静堂为弼上人题》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具体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许景衡是宋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当时社会的喜爱。在这个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非常流行,许多文人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许景衡也不例外,他与弼上人的友谊可能源于他们对佛教的共同信仰。 在创作这首诗时,许景衡可能已经退休了,他可能在静堂与弼上人共度了一段宁静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能会一起参禅、谈论佛学,也可能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这使许景衡对静堂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诗歌的灵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静堂的美景,诗人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弼上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因为他们共同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