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
幽谷青青树,移根倩尔栽。
祇疑荆棘地,不称栋梁材。
岂为岁寒改,稍看春色回。
清阴惟海国,回首思悠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绿意盎然的幽静山谷中,树木青葱生长,请你帮忙移植它们的根基。
只担心那满是荆棘的土地,无法培育出优质的栋梁之材。
严寒的季节也无法改变它们的顽强,等到春天的到来,它们又逐渐焕发生机。
只有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才能领略到它们的清新与悠然,回想起这段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幽谷:深僻的山谷。
2. 青青树:指绿色的树木。
3. 移根:移植植物的根部。
4. 倩尔栽:请你们帮忙栽种。倩,请求。尔,你们。
5. 祇疑:只因为。祇,同“只”。疑,疑惑,疑虑。
6. 荆棘地:杂乱丛生的荒地。
7. 不称:不适合,不符合。
8. 栋梁材:可用作房屋的柱子和大梁的木材,比喻有才能的人。
9. 岁寒改:在寒冷的季节中改变。
10. 稍看:稍微看一看。
11. 春色回:春天的景色回来。
12. 清阴:清凉的树荫。
13. 海国:沿海地区。
14. 回首思:回头看的时候思考。
15. 悠哉:形容思绪飘渺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种树》是宋朝诗人许景衡创作的一首描绘树木生长景象的诗歌。首联“幽谷青青树,移根倩尔栽”,诗人以清幽的山谷为背景,描述了一棵青翠挺拔的树木,通过移植根部的方式使它焕发生机。颔联“祇疑荆棘地,不称栋梁材”,表达了诗人对于树木生长的忧虑,担心它生长在一个荆棘丛生的环境中,无法成为栋梁之才。颈联“岂为岁寒改,稍看春色回”,则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坚信树木不会因为寒冷的冬季而改变本性,春天的到来会让它的绿意逐渐回归。尾联“清阴惟海国,回首思悠哉”,诗人借树木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对树木生长过程的描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种树》是宋代诗人许景衡的一首描绘植树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5年左右,许景衡时任邠州知州期间。这个时期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特别是农耕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发展。
在这首诗中,许景衡描绘了村民们勤劳种植树木的场景,以及他们辛勤劳动带来的美好环境。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体现了许景衡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对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关注。而他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文化特色,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