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谒中岳祠

标题包含
谒中岳祠
岳镇中天司下土,名山宫殿锁云扃。 固知正直作威福,岂徇往来惟醉醒。 封禅今无秦汉侈,降生谁是甫申灵。 何当弭节朝双阙,一曲钧天梦帝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廌(1059年-1109年),字方叔,号德隅斋主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北宋文学家。 李廌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见长。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峰雄踞在天际统治大地,著名的山岳宫殿被云雾环绕。 确实知道正直才是真善美的体现,岂能为了权力而醉生梦死呢? 如今没有秦汉时期的奢侈封禅,哪一位圣人才是上天所眷顾的呢? 何时才能放缓脚步拜见天宫的双门,在天堂仙境中唱起那首美妙的歌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中岳:指嵩山,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部。 2. 司下土:主宰大地万物。 3. 名山宫殿锁云扃:形容中岳的巍峨壮丽,云雾缭绕。云扃,云雾笼罩的山门。 4. 固知:固然知道。 5. 正直:正义,公正。 6. 作威福: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7. 岂徇往来惟醉醒:意指神灵并不因人们的敬奉与否而改变其公正无私的品质。 8. 封禅:古代皇帝为祭告天地所举行的一种仪式。 9. 秦: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秦国。 10. 汉:指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11. 降生:出生,诞生。 12. 甫申灵:指中岳之神。 13. 何当:何时,表希望。 14. 弭节:停止,止步。 15. 朝双阙:面对天宫之门。 16. 一曲钧天梦帝庭:指聆听天上的音乐,梦想进入天庭。
去完善
赏析
《谒中岳祠》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拜谒中岳祠时的所见所思。首先诗人以“岳镇中天司下土”开篇,展现了中岳高山巍峨、气度非凡的形象。紧接着的“名山宫殿锁云扃”,则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展现出神秘且庄严的氛围。 随后,诗人在第二联表达了对于神灵正直无私的看法,强调了正直的神灵能够庇佑众生,而非沉迷于饮宴享乐。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操守的尊重和追求。接下来的“封禅今无秦汉侈,降生谁是甫申灵”,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意味着如今已不再有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的盛大封禅仪式,而降生的圣人也并非总是如孔子那样的高尚神圣。 在诗篇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前往中岳祠朝见神灵的心愿,发出了“何当弭节朝双阙,一曲钧天梦帝庭”的美好憧憬,为整首诗营造了空灵梦幻的意境。总之,这首诗通过对中岳祠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宗教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中岳祠》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李廌所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李廌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而是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廌或许正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在游览中岳祠时,被这座古老的建筑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通过对中岳祠的描绘,李廌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