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诗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搆。
高林敞华榱,双泉逗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漫步在汉江边的草原上,曲折的山峰蜿蜒起伏。
看那关闭了一半的山间小屋,高高的屋顶耸立。
开阔的树林下放着华丽的椅子,泉水涌出并在玉石砌成的井边逗留。
水中的龟鱼嬉戏,水牛和马匹也在寻找残余的水流解渴。
我在关外找了住处,这个计划在春天就可以实现了。
错落有致的菱叶和荇菜散发着香气,婀娜多姿的人参和白术显得格外秀丽。
在这池边的诗行里徜徉,倒满一壶酒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汉江:又称汉水,是中国中部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约1259公里。
2. 皋:指水边的高地。
3. 迤逦:形容山水连绵不断的样子。
4. 楚山:泛指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山脉。
5. 衡门:古代隐士所居的简陋房屋。
6. 飞甍:高楼的檐角。
7. 层搆:指楼阁重叠的结构。
8. 华榱:华丽的屋椽。
9. 双泉:此处应指白马寺附近的两个泉水。
10. 瑶甃:指井壁用玉石砌成的水井。
11. 龟鱼:指生活在水中的龟和鱼。
12. 坻:水中的高地。
13. 牛马:此处应指在寺庙附近吃草的牛和马。
14. 残溜:指水流剩下的部分。
15. 我卜:诗人自谓占卜选择在此居住。
16. 关外居:指远离尘世喧嚣的居所。
17. 春可就:春天就可以实现这个计划。
18. 参差:形容错落有致的样子。
19. 菱荇:菱角和水荇菜,皆为水生植物。
20. 猗傩:美好的样子。
21. 参术:一种草药,生长在水边。
22. 行吟:边走边唱。
23. 池上篇:诗人创作的一首描绘池塘美景的诗篇。
24. 倒:斟酒。
25. 壶中酎:指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李廌以汉江、楚山为背景,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中的“衡门”和“飞甍”分别指代简陋的住宅和高耸的屋顶,展示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中还提到了“高林”“双泉”等自然景观,以及“龟鱼”“牛马”等生物,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居所和周围环境,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选择在关外居住,是因为这里环境优美,春意盎然。同时,诗人还提到“菱荇香”和“参术秀”,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马寺诗》是宋代诗人李廌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1059年。此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但政治腐败、官僚体系僵化等问题依然突出。
李廌(约1059-1109),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自号南阳寓公。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勤奋好学,博通古今,尤以文学著称。然而,尽管才华横溢,李廌在科举考试中却屡试不第,一生沉沦下僚。他曾在故乡华州担任地方官吏,后因触犯权贵被贬谪至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这首诗描述了李廌前往白马寺游览时的心情。诗中,他通过描绘白马寺的壮丽景色和历代名人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一时期,李廌虽身处逆境,但他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从他的诗歌作品中可见一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