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钟山钟

标题包含
钟山钟
延平双剑朝丰城,钟山之钟挟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 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廌(1059年-1109年),字方叔,号德隅斋主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北宋文学家。 李廌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见长。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双剑原本藏于延平,如今行至丰城,钟声阵阵,如钟山之神钟携而行。 春天的延平水面波光粼粼,像天地被轻抚,双龙腾飞,雷火之声响彻云霄。 建隆的真命天子统治四方,河伯献上宝藏般的神钟。 神钟的光芒并不亚于汾睢的发出的光芒,它顺着溪流漂浮,载满了金子。 神钟被带入皇宫,洗涤了龙宫,声音盖过一切,连九重的皇帝也能听到。 我听说这神钟也是神奇之物,怎么会愿意在寒冷的溪水中默默无名呢?
去完善
释义
《钟山钟》:本诗是北宋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李廌为北宋著名文人,以文学创作与评论著称,尤其擅长古文诗歌创作。 1. 延平双剑朝丰城:这里的“延平”指的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丰城”则是指江西省丰城市。该句意指福建的延平双剑朝向江西的丰城。 2. 钟山之钟挟以行:“钟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原名金陵山,汉代时更名为钟山。这里说的“钟山之钟”即南京钟山上的古钟。该句意指携带南京钟山的古钟前往。 3.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描述了延平江上的春浪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左右两龙形象。这里的“两龙”可能是指大剑、小剑二江合流处形成的双龙戏珠地貌景观。 4. 建隆真人君八极:这里的“建隆”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年号(937年-943年),他自封为“真人”,以表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八极”原指八方极远之地,这里代指整个天下。 5. 河伯效珍宝钟出:这里的“河伯”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黄河的水神,他向真人献出了珍贵的宝钟。 6.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这里的“汾睢”可能指的是山西省太原市北部的汾水。该句的意思是,这个宝钟的光芒并不像汾水边的宝鼎那样发出耀眼的光芒,而是静静地随波逐流,犹如漂浮在水面的万镒黄金。 7.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这两句描述了这把宝钟被皇帝赏赐给阊阖、濯龙两座宫殿的故事,其声音能掩盖住景阳宫的钟声,直达九重天。 8. 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诗人感叹这把宝钟作为神奇之物,竟然愿意在寒冷的溪水中沉沦埋没。
去完善
赏析
《钟山钟》是宋朝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钟山之钟的神奇来历和悠久历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延平双剑、丰城等神话传说,为钟山之钟增添了神秘色彩。接着,诗人描述了钟山之钟在延平春浪中的壮观景象,如两条火龙在雷火鸣中穿梭,表现了钟山之钟的威力和气势。 随后,诗人回顾了建隆真人在八极统治时期,河伯献出宝钟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缅怀。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汾睢发鼎光与河伯献宝钟的不同,强调了钟山之钟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诗人讲述了钟山之钟被诏赐阊阖濯龙宫的过程,以及它在景阳宫的显赫地位。诗人通过对钟山之钟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提到钟山之钟虽然具有神奇力量,却选择在寒溪中被埋没。这表达了诗人对钟山之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钟山钟》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世纪(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诗人李廌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仕途上颇受挫折。尽管如此,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并未因此而减。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对于艺术有着广泛的兴趣。这使得诗歌创作成为士人阶层的一种时尚。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