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十五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偈颂十五首 其三
虎头带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 假饶烈士荐应难,懵底如何善回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虎头带角很难驾驭,石火电光须得密集分布。 纵使勇士无法应对,困惑之时如何妥善互动?
去完善
释义
1. 虎头带角:此处的“虎头”是古代一种头饰的名称,而“带角”则指头饰上带有角状物。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威猛气质。 2. 人难措:表示人们难以应对或处置。 3. 石火电光:比喻时间短暂,变化迅速。 4. 假饶:假设,即使。 5. 烈士荐应难:烈士,有气节的人;荐,推荐,引荐。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气节的人来推荐也难以得到认可。 6. 懵底:懵懂无知的人。 7. 善回互:善于适应和处理各种情况。
去完善
赏析
《偈颂十五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释宝印的一首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首先,诗人以“虎头带角”的形象来形容人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的特性,强调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难以预测。紧接着,他通过“石火电光”这一比喻,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接下来,诗人提到“假饶烈士荐应难”,这里的“烈士”指的是那些在人生中勇于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而“荐”则是指向他人推荐或介绍的意思。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有勇气和决心去追寻真理的人,在面对人生的复杂和无常时,也难以完全把握和应对。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应对人生的问题:“懵底如何善回互?”这里的“懵底”可以理解为面对复杂和无常的人生时,那种迷茫和困惑的状态。而“善回互”则是指善于应对和调整自己,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宁静。这句诗句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时,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人们在面对人生的复杂和无常时,要有勇气去追求真理,同时也要学会调整和适应,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十五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释宝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此时正值国家动荡、民族矛盾激化之际,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以宗教家的角度关注社会现实,流露出深沉的忧患意识。 释宝印,南宋著名禅宗大师,他在当时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然而在这个动乱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即使作为僧侣的他也难以避世超脱。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充满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之思。在这首诗中,他以含蓄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侵,导致民众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此背景下,释宝印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这首《偈颂十五首 其三》表达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呼唤人们共同关心民族命运,共同抵御外侮,以求实现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