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郡中冬夜闻蛩

标题包含
郡中冬夜闻蛩
秋蛩声尚在,切切起苍苔。久是忘情者,今还有事来。 微霜风稍静,圆月雾初开。此思谁能遣,应须执酒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日的蟋蟀仍在鸣叫,在长满青苔的地方发出切切的声响。长久的遗忘情感的我,如今因某事而来。轻柔的白霜让风声显得宁静,圆月升起,薄雾开始散去。这种思念之情无人能化解,或许只有借助酒精的力量才能稍微缓解吧。
去完善
释义
《郡中冬夜闻蛩》: 1. 郡中:指中国封建时代州的行政区划单位; 2. 冬夜:冬天夜晚; 3. 闻蛩:听到蟋蟀叫。 4. 秋蛩:秋天的蟋蟀; 5. 切切:形容声音嘈杂、连续; 6. 苍苔:青苔; 7. 是:表示肯定; 8. 忘情:无动于衷; 9. 尚:还; 10. 有事:有心事; 11. 微霜:薄霜; 12. 稍静:稍微安静; 13. 圆月:满月; 14. 雾初开:雾气刚刚散去; 15. 此思:这个思绪; 16. 谁能遣:谁能排解; 17. 应须:应该要; 18. 执酒杯:拿着酒杯子。
去完善
赏析
《郡中冬夜闻蛩》是一首描绘冬日夜晚听到蟋蟀鸣叫的诗。诗人姚合通过描绘蟋蟀的声音、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冬日夜晚的独特韵味。 首先,“秋蛩声尚在,切切起苍苔”描绘了诗人听到的蟋蟀声音。虽然已是冬季,但蟋蟀的鸣叫声依然清晰可闻。这种景象既让人感到冬天的寒冷,又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接着,“久是忘情者,今还有事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说自己本来已经忘记了尘世的烦恼,但听到蟋蟀的鸣叫,又不禁想起了往事。这表明诗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内心仍然无法完全忘怀过去的回忆。 然后,“微霜风稍静,圆月雾初开”描述了诗人的所见所闻。寒冷的微霜和寂静的风使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宁静,而月亮在雾气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明亮。这种宁静而又明亮的景象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最后,“此思谁能遣,应须执酒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觉得自己的思绪难以排遣,只有通过饮酒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这表现了诗人对酒的依赖,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寻求慰藉的心态。 总之,《郡中冬夜闻蛩》通过描绘冬日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质朴,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郡中冬夜闻蛩》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19年。这一年对于唐朝来说,政治上正处于宦官专权、党派纷争的动荡时期。姚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墨客,然而,他并未进入朝廷的核心权力圈,而是选择在地方任职。在文学上,他主张诗歌应关注社会现实,反映百姓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因此,他的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地方任职期间对民间疾苦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