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但我要用自己的赤胆忠心,铭刻于历史长卷之中,让后人铭记。

去完善
释义
汗青:古代用竹简书写,先以火烤去湿气,称为“杀青”,后泛指史册。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回顾了作者从科举入仕到投身抗元斗争的坎坷经历,“干戈寥落”一句点明时间跨度和局势艰难。接着,诗人以“山河破碎”和“身世浮沉”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情景交融,令人动容。
第三联运用双关手法,将地理名称“惶恐滩”与“零丁洋”巧妙嵌入诗句,既写实景又抒真情,强化了内心的孤寂与忧虑。尾联则笔锋一转,慷慨激昂,以反问句式表明自己虽身处绝境,仍愿以生命捍卫忠诚,彰显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力量。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悲凉的现实描写,又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堪称千古绝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零丁洋》是南宋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创作时间为公元1279年。在这一年,元朝军队已攻克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宋恭帝投降,但文天祥等人仍在坚持抵抗,力图恢复宋朝江山。
在这个特殊时期,文天祥的人生际遇可谓悲凉。他曾多次被俘,但每次都侥幸逃脱,继续组织抗元斗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南宋越来越不利,文天祥感到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无法实现,因此写下了这首诗篇,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正处于一个重大转折关头。自北宋末年开始,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崛起,对中原地区构成了巨大威胁。南宋虽偏安一隅,但在经济、文化方面仍有一定的发展。然而,随着蒙古帝国势力的逐渐壮大,南宋终于在1279年被元朝所灭,标志着长达四百余年的南北对峙局面结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