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郭师圣

标题包含
答郭师圣
问讯烦书札,情亲语味长。 是非元自定,得失已兼忘。 洗手分僧饭,清心炷佛香。 穷城不假给,何似水云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尝试理解您的需求:您想要将一首古诗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并要求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以下是我为您创作的译文: 询问繁杂的书信,真挚的言语意蕴深长。 是非原本自有定论,成败已经淡忘。 洗净双手与僧侣分享斋饭,点燃佛香心灵得以净化。 贫困的城镇无法给予什么,仿佛置身于水云环绕的远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郭师圣:古人名字,此处是作者的朋友或相识之人。 2. 问讯:询问情况。 3. 书札:书信,这里指朋友的来信。 4. 情亲:关系亲密。 5. 是非:正确与否,对与错。 6. 元:原本,本来。 7. 自:自然。 8. 定:确定,明了。 9. 得失:得到和失去,这里指生活中的一切好坏变化。 10. 兼忘:全部忘记,无牵无挂。 11. 洗手:表示清洁,洗手后可用餐。 12. 分僧饭:与僧人分享食物。 13. 清心:心境平静。 14. 炷佛香:点燃佛像前的香。 15. 穷城:荒僻的乡村。 16. 不假给:自给自足,不需要借助外物。 17. 水云乡:水乡,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答郭师圣》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首联通过询问和回信的情境展现了这种情谊;颔联则表现出诗人的超然态度,强调事实本身的客观性和人心的包容性;颈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淡泊追求;尾联用“水云乡”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向往宁静、自然的意境。整体来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纷繁世事的超然心态和恬淡心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郭师圣》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冯时行所创作的。当时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沦陷于金人,朝廷内外弥漫着一股萎靡不振的氛围。在此背景下,热血诗人的冯时行则大力提倡文人奋发向前,共赴国难。 在这段时间里,作者的人生遭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太学正,在爱国抗金的呼声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然而,他却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贬谪,流放至偏远地区。尽管身处逆境,冯时行仍然坚定地坚持自己的信仰,矢志不渝地以诗歌呼唤民众奋起。 此诗创作期间,正处于宋金对峙的特殊时期。一方面,金兵屡次南下侵略,使得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另一方面,南宋朝政腐败,文人士大夫醉生梦死,朝不保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冯时行的诗歌犹如一缕清风,唤起了人们对民族存亡的思考,激励人们勇敢地担负起救国的重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