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驿站之下,若有那些阴险狡诈的卖国者路过这里,请他们停下脚步,好好思索一番。
去完善
释义
翕歘(xī xū):形容短暂迅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开篇即点明主题,“为子死孝,为臣死忠”,直抒胸臆,彰显了作者对忠孝节义的推崇。接着通过回顾历史,感叹士风衰败、气节丧失,同时盛赞张巡、许远的忠勇事迹,将其树立为万世楷模。下半阕则进一步阐述人生意义,鼓励人们应轰轰烈烈地活出价值,而不是苟且偷生、遗臭万年。最后以景结情,用“枯木寒鸦”“夕阳古庙”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忠义精神的永恒力量。整首词情感激昂,文字铿锵有力,既是对英雄的礼赞,也是对世人的警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此时的文天祥正处于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动荡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衰败与元军的入侵,目睹了无数人背弃忠义、卖国求荣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天祥途经潮阳张巡、许远二公庙时,感怀这两位唐代忠臣的壮烈事迹,遂写下此词以表达对忠义精神的崇敬和对奸佞小人的批判。此时的文天祥已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因此字里行间充满了悲壮慷慨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