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三将军
家在归宗寺后山,洞中春色异人间。
祇因亲受灵山记,长与归宗把要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位于归宗寺的后山上,那里春意盎然,景色与人间不同。只是因为亲自体验了灵山的美好回忆,所以经常和归宗一起度过重要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赞三将军》:本诗是唐代诗人释昙华所作,用于赞美三位英勇善战的将军。
1. 家在归宗寺后山:此处的“家”指的是将领的故居;“归宗寺”则是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处著名佛教寺庙。
2. 洞中春色异人间:这里的“洞”指的是陕西咸阳的一座名山上的洞穴;“春色”通常指代自然景色和人间生活的繁荣;“异人间”表示不同于普通人的生活环境。
3. 祇因亲受灵山记:“祇因”表示仅仅因为这个原因;“亲受灵山记”是诗人对于所赞扬的三位将军身份来历的解释,其中“灵山”是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可能是借指仙人的传说故事。
4. 长与归宗把要关:意思是这三位将领镇守在战略要地,保卫着家乡和人民的安全。其中“长与”表示一直跟从;“归宗”为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处军事要塞;“把要关”即掌握要害,控制要害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赞三将军》描绘了释昙华大师对于禅宗的理解和领悟。诗中的“家在归宗寺后山”表现了诗人强调自己的精神家园位于归宗寺后的山中,即禅宗的发源地;“洞中春色异人间”则形象地传达了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独特韵味和美好。随后,“只因亲受灵山记”表明由于亲自经历了灵山的启示和教化,诗人有了深刻且持久的影响,因此才拥有了坚定地守护禅宗的力量,并以“长与归宗把要关”的觉悟和行动来传扬禅宗的精神,守卫禅宗的入口。整首诗充分展示了释昙华大师对于禅宗的热爱、虔诚和对传承的责任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赞三将军》是唐代著名诗人释昙华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845年。在这个时期,唐朝处于安史之乱后的相对和平时期,虽然国力有所恢复,但边疆形势仍然紧张。
诗人释昙华,原名韦宙,他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政坛到佛门的转变。他的父亲韦绶是当时的名士,曾任礼部侍郎、尚书等职。然而,释昙华却选择了出家为僧,法号昙华。他精研佛学,尤擅诗赋,成为了一代诗僧。
在《赞三将军》这首诗中,释昙华描绘了三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他们分别是李广、卫青和霍去病。这三位将军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曾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诗人通过赞美他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像西汉那样强大,边疆安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