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净土嵩长老
林泉久安住,心境两无尘。
禅外牵余想,诗中老此身。
虚怀延海众,雄辩服谈宾。
伟特如师少,相逢悟宿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愿在此静谧的林泉永久安住,心中与环境都保持一片干净、无垢的状态。从世俗事务中超脱,沉醉在诗歌的世界之中。
谦逊的态度引来众多好友,滔滔雄辩使谈天论地的宾客为之折服。虽然人生道路漫长而艰难,但总有导师般的伟人照亮前方的道路,使我们体悟宿世的因缘际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赠送
2. 净土: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3. 嵩长老:一位尊称的长者,身份可能是僧人或道士。
4. 安:平静,安定。
5. 林泉:树林与泉水,比喻闲适的生活。
6. 心境:心情与心境。
7. 无尘:没有尘埃,形容环境的洁净。
8. 禅外:禅宗以外的其他教派。
9. 牵:牵制,分心。
10. 余想:剩余的思绪或想法。
11. 老:长久地从事某件事。
12. 虚怀:谦虚的心胸。
13. 延:邀请。
14. 海众:众多的信徒。
15. 雄辩:有说服力的言论。
16. 服:使人信服。
17. 谈宾:善于谈论的宾客。
18. 伟特:才识非凡的人。
19. 少:稍微。
20. 相逢:遇见。
21. 悟:理解,明白。
22. 宿因:过去的因缘。
去完善
赏析
《赠净土嵩长老》是一首赞颂长老境界的诗。起句"林泉久安住,心境两无尘"描绘了这位长老在山林溪泉的幽静环境中修行,内心宁静、没有一丝尘埃的形象。接着的"禅外牵余想,诗中老此身"表达了长老以超脱的禅宗精神影响世人,而他在诗歌中展现出的才华与智慧也同样令人赞叹。随后的"虚怀延海众,雄辩服谈宾"进一步赞美了长老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众多弟子,而他雄辩的口才也使谈话中的宾客为之折服。最后的"伟特如师少,相逢悟宿因"则感慨能与如此伟大的长老相遇,并由此领悟到前世因缘的美好。整首诗用词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这位净土嵩长老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净土嵩长老》是北宋诗人强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49年前后,正值宋仁宗时期,此时的北宋文坛盛行复古风气,重视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承。
在人生际遇方面,强至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最终凭借才华获得了朝野的认可。他曾担任过殿中丞、监察御史等职务,但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信念,不为权贵所动。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然而,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官僚腐败问题逐渐严重,民生疾苦也日益加剧。强至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民生福祉的关注和对道义的坚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