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曹溪 其三
半世囚拘愧牧羊,生还四载却投荒。
危机未履已如此,欲效前贤问上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半世:半生,五十岁。这里指诗人被金国拘禁的近二十年时间。
2. 囚拘:指被囚禁。
3. 愧:羞愧。
4. 牧羊:此处用苏武牧羊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被拘禁但坚守节操。
5. 生还:指从金国回到宋朝。
6. 四载:四年。
7. 却:又。
8. 投荒:指流放至边远地区。
9. 危机:危险的时刻。
10. 未履:未到。
11. 前贤:以前的贤人。
12. 上苍:上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皓在被金国囚禁13年后南归时所作。他在诗中表达了在漫长磨难中的愧悔和艰难生存。尽管他已经度过险境,但在心灵深处仍未摆脱那种恐慌的威胁。他渴望在道德、才智和教养方面重新获得力量,于是向苍穹发出感叹:“危机未履已如此,欲效前贤问上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曹溪 其三》是南宋诗人洪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洪皓正处于其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曾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岭南,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状况的诗篇。这首《过曹溪 其三》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紧张,战争不断。南宋政府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也愈演愈烈。洪皓作为主战派的一员,他的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认可,反而因此受到排挤和打压。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这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在这首诗中,洪皓通过对曹溪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不顾民生、偏安一隅的不满。这些情感都深深地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