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歌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幷最少年。
避讐偶作滑台客,嘶风跃马来翩翩。
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昼不绝。
两面高楼语笑声,指点行人情暗结。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
故故推门掩不开,似教欧轧传言语。
冯生敲镫袖笼鞭,半拂垂杨半惹烟。
树间春鸟知人意,的的心期暗与传。
传道张婴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
梁间客燕正相欺,屋上鸣鸠空自鬬。
婴归醉卧非讐汝,岂知负过人怀惧。
燕依户扇欲潜逃,巾在枕傍指令取。
谁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隐。
回身本谓取巾难,倒柄方知授霜刅。
冯君抚劒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尔能负彼必相负,假手他人复在谁。
窗间红艳犹可掬,熟视花钿情不足。
唯将大义断胸襟,粉颈初回如切玉。
凤皇钗碎各分飞,怨魄娇魂何处追。
凌波如唤游金谷,羞彼揶揄泪满衣。
新人藏匿旧人起,白昼喧呼骇邻里。
诬执张婴不自明,贵免生前遭考捶。
官将赴市拥红尘,掉臂人来擗看人。
传声莫遣有冤滥,盗杀婴家即我身。
初闻僚吏翻疑叹,呵叱风狂词不变。
缧囚解缚犹自疑,疑是梦中方脱免。
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
已为不平能割爱,更将身命救深冤。
白马贤侯贾相公,长悬金帛募才雄。
拜章请赎冯燕罪,千古三河激义风。
黄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冯燕歌》司空图:
1. 魏中: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北部。
2. 义士:行侠仗义的人。
3. 幽并:古代的幽州和并州,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北和山西一带。
4. 滑台: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滑县。
5. 莺花月:形容春天风景优美的时光。
6. 堤上轩车:河堤上的华丽马车。
7. 潘郎:指美男子潘安,这里用来比喻英俊的男子。
8. 朱门:富贵人家。
9. 红妆:美女。
10. 故故:故意。
11. 欧轧:象声词,形容马蹄声。
12. 冯生:指冯燕。
13. 滑台客:指冯燕来到滑台地区。
14. 半拂垂杨半惹烟:骑马经过杨柳树林的景象。
15. 啼鸟:春天的鸟儿。
16. 张婴: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
17. 狼戾:性格凶暴。
18. 自顾平生:回顾自己的一生。
19. 尔能负彼必相负:如果你背叛了我,我也一定会背叛你。
20. 大义断胸襟:以正义来做出决断。
21. 如切玉:形容女子的脖颈美丽。
22. 粉颈:女子的脖颈。
23. 凌波:女子轻盈的步伐。
24. 金谷: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25. 揶揄:嘲笑。
26. 白昼喧呼:白天吵闹。
27. 翻疑:反复怀疑。
28. 呵叱:大声训斥。
29. 风狂:发疯。
30. 缧囚:被捆绑的囚犯。
31. 解缚:解开绳索。
32. 浪言:胡说八道。
33. 危:危险。
34. 黄河:河流名,位于中国北方。
35. 三河:古代三个地区的合称,这里泛指广大地区。
36. 激义风:激励正义的精神。
37. 白马贤侯贾相公:古代的一位贤明的官员。
38. 请赎冯燕罪:请求赦免冯燕的罪行。
去完善
赏析
《冯燕歌》通篇以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一个游侠少年的曲折遭遇和义勇行为。诗歌刻画了冯燕的形象,他性格刚烈,才智出众,为了友情和道义,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陷入困境的朋友。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但冯燕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用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冯燕游历各地的经历;第二部分讲述了冯燕为了朋友张婴而陷入困境的过程;第三部分则展示了冯燕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道义,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理解。
诗人通过讲述冯燕的故事,传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坚持正义和道义,勇敢地追求真理,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勇敢、正直、友情的赞美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冯燕歌》是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末到10世纪初,即唐末五代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间疾苦重重。司空图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深感世事艰辛,他忧国忧民,为民众的不幸而忧虑。
在此背景下,司空图以冯燕这一历史人物为题,通过讲述冯燕勇救友人妻子的事迹,赞扬了友谊和正义。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善良行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