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得雨偶书

标题包含
得雨偶书
夏暑逾秋骄未尽,万物皇皇久焦窘。 大雨一霈天地凉,星斗明焕草木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了,但秋天的热度还没有消退,万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缓解。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让天地间凉爽起来,星星和月亮更加明亮,草木也滋润了起来。
去完善
释义
《得雨偶书》注释如下: 1. 夏暑逾秋:指炎热的夏季过了,但秋天的气温仍然很高。这里“逾”表示超过的意思。 2. 骄未尽:强烈的阳光还未完全消退。“骄”在这里表示强烈阳光。 3. 万物皇皇:万物生长繁茂的景象。这里的“皇皇”意为繁荣昌盛的样子。 4. 久焦窘:长时间受到干旱的困扰。其中“焦”是干燥的意思;“窘”是困扰、困苦的意思。 5. 大雨一霈:指下了一场大雨。其中“霈”字是形容雨水多的样子。 6. 天地凉:由于大雨降温,使得天地间都变得凉爽起来。 7. 星斗明焕:星星明亮闪耀。其中“焕”字表示明亮、耀眼的意思。 8. 草木润:草木因为雨水滋润而变得鲜活。这里的“润”表示滋润、鲜活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炎炎夏日过后,一场大雨带来的清凉景象。诗人以“夏暑逾秋骄未尽,万物皇皇久焦窘”开篇,描述了夏天炎热的气息仍未散去,万物在这种高温下显得疲惫不堪。紧接着,“大雨一霈天地凉,星斗明焕草木润”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大雨降临后的瞬间凉爽和明亮的星空下生机勃勃的草木景象。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大雨给自然界带来的改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时事的关注,以大自然之景寄托对国家治理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得雨偶书》是南宋诗人郑刚中所作的一首描绘丰收景象的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 在南宋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郑刚中作为一位文人,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上疏献策,呼吁朝廷重视农业生产,改善民生。在这一年,久旱不雨的田地终于迎来了甘霖,郑刚中欣喜若狂,即兴创作了这首《得雨偶书》。 诗人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同时,这也反映了郑刚中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刚中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