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叔每见过不久辄去仲威尤难招致索居书事呈二君

标题包含
明叔每见过不久辄去仲威尤难招致索居书事呈二君
可人费招呼,柰此陈与胡。 问事失昏忘,论诗辨精粗。 清风不可绊,白日易成晡。 欲睡难安枕,繙书得踞炉。 聒人纷宿鸟,对面走饥鼯。 啁哳聊容汝,睢盱反闯吾。 宁无捕黄口,亦有聘貍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可惜这混乱的状况真是让人无奈。 询问事情却老出错,谈论诗歌还分不清好坏。 清风难以留住,白天时光过得飞快。 想睡觉却无法安心躺在枕头上,只能翻开书本烤火取暖。 周围鸟儿嘈杂,饥饿的野兽在面前走过。 虽然吵杂但可以忍受,看看这世界还有什么可期待的。 为什么不抓一些小黄鸟呢?或者请一个看家的猫儿来。
去完善
释义
《明叔每见过不久辄去仲威尤难招致索居书事呈二君》是宋朝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明叔:指代某人,具体不详。 2. 每见过:每次见面。过,拜访、见面的意思。 3. 辄去:立刻就离去。辄,立即、就的意思。 4. 仲威:指代某人,具体不详。 5. 索居:独居、独处。 6. 陈与胡:指陈胜和胡亥,分别代表秦末农民起义和陈胜吴广起义的两个重要人物。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7. 问事失昏忘:询问事情的时候总是因为太投入而忘记时间。昏忘,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8. 论诗辨精粗:谈论诗歌时能够分辨出作品的好坏、优劣。 9. 清风不可绊:无法挽留清风。绊,束缚、阻拦的意思。 10. 白日易成晡:白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接近傍晚了。成晡,意指临近傍晚时分。 11. 安枕:安放枕头,意为安稳入睡。 12. 繙书:翻阅书籍。繙,翻动的意思。 13. 踞炉:坐在炉火旁。踞,坐的意思。 14. 聒人纷宿鸟:嘈杂的声音如同纷飞的夜鸟。聒人,声音嘈杂的意思。 15. 对面走饥鼯:对面的树林里有饿得慌的鼯鼠在乱跑。 16. 啁哳:形容鸟鸣声杂乱。 17. 容汝:允许你这样。 18. 睢盱:张目仰视的样子。这里形容猫头鹰瞪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19. 宁无捕黄口:或许不需要捕捉那些黄嘴的小鸟。宁无,即“难道没有”的意思。黄口,黄嘴的幼鸟。 20. 亦有聘貍奴:也有聘请狸奴这样的宠物来陪伴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蕃的作品,描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一些琐事和感悟。开篇便提到“可人费招呼”,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珍视和热情招待。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流情景,体现了彼此间在诗歌创作的讨论中各自独特而又细致的见解。诗人以自然界的清风、白日和宿鸟、饥鼯等景物作比,寓情于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同时,结尾两句“宁无捕黄口,亦有聘貍奴”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虽然生活中有琐碎之事困扰,但依然能保持豁达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人际交往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明叔每见过不久辄去仲威尤难招致索居书事呈二君》的作者是赵蕃(1143-1229),他是中国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以擅写田园诗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述农村风光和农民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赵蕃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背景是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北方领土被金人占领。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朝政腐败,国力衰弱。然而,赵蕃并没有关注这些政治问题,而是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农村,写下了许多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赵蕃可能正在农村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他可能经常与朋友明叔、仲威见面,但他们总是很快离去,难以长时间相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交通不便,相聚不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