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二首
竹外麦烟愁漠漠,短翅啼禽飞魄魄。
此时忆著千里人,独坐支颐看花落。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
谁家无事少年子,满面落花犹醉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飘来麦香的烟雾,让人感到忧愁和宁静;短翅的小鸟在飞翔,它的叫声让人心动。这时我想到远方的人,独自一人托着下巴看花落。在清明的日子里,江南的酒熟了;高挂在风中的是绿色的酒旗。哪家无事的少年,满脸的花瓣,还在醉酒中沉睡。
去完善
释义
1. 竹外:指竹林外面。
2. 麦烟:麦田里的烟雾。
3. 漠漠:弥漫、连绵不绝的样子。
4. 短翅啼禽:短翅的啼鸟。
5. 魄魄:象声词,形容飞行时的声音。
6. 忆著:想念着。
7. 千里人:远方的人。
8. 支颐:以手托下巴。
9. 花落:花瓣飘落。
10.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11. 酒熟清明天:清明时节酿酒。
12. 绿旆:绿色的酒旗。
13. 当风悬:在风中悬挂。
14. 谁家:谁家的意思。
15. 无事少年子:无所事事的年轻人。
16. 满面落花:满脸的花瓣。
去完善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思绪。首先,第一首诗以竹林外的小麦烟雾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寂寥的惆怅之情。接着,短翅啼禽的出现则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此时,诗人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独自倚窗,看着花瓣飘落,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诗则描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在晴朗的春天里,酒家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映衬着春天的气息。而画面中的“少年子”则是无忧无虑的代表,他们在花雨中醉酒安眠,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时光。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自身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思二首》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计两首。这组诗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766年-859年),此时正值唐朝盛世向中衰过渡的时期,社会矛盾逐渐显现。
在这段时间里,陆龟蒙作为一个文人墨客,他的生活也受到了社会动荡的影响。他曾经担任过溧阳(今江苏)县尉的小官,但由于对官场的不满和对文学的热爱,辞官回乡,开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自己的淡泊心境和隐逸之志。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局势使得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文人选择归隐山林,以诗文抒发心中的苦闷和感慨,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在这组《春思二首》中,陆龟蒙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他以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反衬出自己远离家乡、孤独无助的心境。这组诗歌正是陆龟蒙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生活体验的深刻反映和对人生态度的执着坚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