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四首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汉朝皇帝在东方举行了封禅大典,宣告天下太平,但在金阙之中却无人谈论边疆的战事。即使占领了匈奴的领地,那一片荒漠之地也长不出庄稼。士兵们为了驱逐匈奴而奋不顾身,五千英勇的战士最后战死沙场。那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仍是深闺中的梦中之妻日夜思念的人儿。远戍的士卒已经第三次看到边塞的青草生长,这是新来的楼烦替护羌兵守护着边疆。曾经的战友死于战场,令人伤感离别。那些死去的孤魂,一整夜都在悲泣昔日的营地。狡猾的敌人虽被生擒,但战斗尚未结束。在黑山营寨,龙蛇混杂,敌友难辨。自从那位尊贵的公主与亲之后,胡地的风气也变得像汉家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陇西行:古诗题目,表示这首诗描绘的是甘肃陇西地区的风光和历史事件。
2. 汉主东封报太平:指汉武帝在位时,国家富强,边境安宁。"汉主"指汉武帝;"东封"即东巡封禅,古代皇帝到泰山祭天地的仪式,代表国家的繁荣昌盛;"报太平"表示汇报给天地。
3. 无人金阙议边兵:朝廷无人讨论边防事务。"金阙"代指皇宫;"边兵"指边防军。
4. 纵饶夺得林胡塞:即使攻占了林胡的领土。"纵饶"即使得;"林胡"古民族名,这里泛指北方游牧民族。
5. 碛地桑麻种不生:这样的地方不适宜耕种。"碛地"指沙漠地带;"桑麻"代指农耕。
6. 誓扫匈奴不顾身:誓死抗击匈奴,不回头。"扫匈奴"指抗击匈奴;"不顾身"形容勇敢无畏。
7. 五千貂锦丧胡尘:英勇的将士战死在沙场上。"貂锦"指汉代的一种高级军官服饰,这里借指英勇的将士;"胡尘"指匈奴的领土。
8. 可怜无定河边骨:可叹那些死在战场上的战士。"无定河"在今天的陕西省北部,这里代指战场。
9. 犹是春闺梦里人:他们的妻子还在家中苦苦思念。"春闺"指女子的卧室;"梦里人"指梦中出现的人。
10. 陇戍三看塞草青:三次担任边防任务,看着边关的草木更替。"陇戍"指在陇西地区担任边防任务;"三看"表示多次经历;"塞草青"指边疆的草木生长繁茂。
11. 楼烦新替护羌兵:楼烦地区刚刚更换了负责护卫羌族的士兵。"楼烦"指楼烦县,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北部;"护羌兵"指负责护卫羌族地区的士兵。
12.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同出征的战友死去,令人悲伤。"同来死者"指一起出征的战友;"伤离别"形容悲痛的心情。
13. 一夜孤魂哭旧营:夜里听到孤魂在老营中哭泣。"孤魂"指死去战士的鬼魂;"旧营"指曾经驻扎过的营地。
14. 黠虏生擒未有涯:狡猾的敌人很难被完全捉拿。"黠虏"指狡猾的敌人;"生擒"指活捉;"未有涯"指没有尽头。
15. 黑山营阵识龙蛇:在黑山的军营里,能够识别出有才能的人。"黑山"指黑山军,东汉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营阵"指军营;"识龙蛇"指识别出有才干的人。
16. 自从贵主和亲后:自从公主与外族和亲以后。"贵主"指公主;"和亲"指封建时代皇帝或诸侯为结盟友好,把女儿嫁给邻国的君主。
17. 一半胡风似汉家:一半的胡风已经像汉家一样了。"胡风"指外族的风俗习惯;"汉家"指中原汉族的习俗。

去完善
赏析
《陇西行四首》是唐代诗人陈陶的组诗,这四首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同时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一首诗以汉主东封太平的背景引出无人金阙议边兵的现象,讽刺了统治者只注重表面太平而忽视边关战事的态度。尽管夺得林胡塞,但由于地处沙漠地带,无法种植桑麻,凸显战争的徒劳无功。
第二首诗描述了将士们誓扫匈奴的英勇精神,但令人痛惜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丧命于胡尘之中,成了无定河边的一堆白骨。然而他们的亲人却还在家中等待着他们的归来,让人感叹战争的残酷。
第三首诗描写了士兵在守边的岁月中多次看到塞草青青,但战友的离去让他们倍感伤情。夜深人静之时,死者的孤魂回到曾经的军营,发出悲痛的哭声。
第四首诗写的是敌军屡被俘虏,但仍有人幸免。由于贵主和亲,带来和平,使得一半的胡风已经与汉家相近。全诗表达了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陇西行四首》是唐朝诗人陈陶创作的组诗,共计四首。这组诗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在那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困苦。
在陈陶生活的那个时代,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社会的变迁,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陈陶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心中感慨万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组诗。
在这组诗中,陈陶通过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他用生动形象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中的生离死别、哀鸿遍野的场景,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陇西行四首》是在唐末五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陈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抒发自己对战争的痛苦反思和对和平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