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
鶗鴂初鸣洲渚满,龙蛇洗鳞春水暖。
病多欲问山寺僧,湖上人传石桥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鹃鸟开始啼鸣时,河畔已经满是春意;龙蛇在春水中清洗鳞片,河水变暖。多病缠身想要询问寺庙里的僧人,听说湖边的人说石桥断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鶗鴂:鸟名,即鹈鴂,又名杜鹃。
2. 洲渚: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河湖泊。
3. 龙蛇: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和蛇。
4. 洗鳞:古代神话传说中,神龙会在春天来临时洗去身上的鳞片,以示新生。
5. 山寺:山中的寺庙。
6. 石桥断:指石桥损坏不能通行。

去完善
赏析
《春日行》陈陶
这首诗以春日景象开篇,“鶗鴂初鸣洲渚满,龙蛇洗鳞春水暖”两句描述了春天里生机盎然的景象。鶗鴂的初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洲渚满和龙蛇洗鳞则预示着春天的温暖和活力。
诗的第三句“病多欲问山寺僧”描绘了诗人自身的病弱状态。尽管诗人身患疾病,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渴望,希望向山寺的僧人寻求慰藉。这一句展现出了诗人坚韧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湖上人传石桥断”则以一种神秘的氛围收尾。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对外界的关注,他通过观察湖面上传来的信息来了解周围的环境。然而,“石桥断”的描述又给这首诗增添了一丝忧虑和不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行》是唐朝诗人陈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此时的陈陶已经年事已高,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然而,陈陶却在这个时期保持了乐观的心态,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春日行》中,他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陈陶还关注社会问题,他的诗作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对统治者的不满。虽然他在生活中遭遇了许多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