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依然是远方家中妻子在春日梦境里牵挂和思念的亲人。

去完善
释义
无定河:位于今陕西北部,唐代时是边防要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情。前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与悲壮,后两句则转向家园,刻画了战死者的亲人对其绵绵不绝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尤其是最后一句“犹是春闺梦里人”,既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也隐含着对战争的控诉,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穿越生死的深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陇西行》是唐代诗人陈陶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中期,即唐朝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这些事件对国家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陶作为一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这首《陇西行》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诗句中的“胡马”指代的是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这一时期屡次南下侵犯中原地区。而“烽火照高台”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民族大义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