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镜道中吹箫

标题包含
镜道中吹箫
金栏白的善篸差,双凤夜伴江南栖。 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陶,字嵩伯,号三峰,唐朝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但据《全唐诗》记载,他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唐武宗时期(712-846年)。 陈陶是江西鄱阳人,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广交朋友,后来隐居在洪州西山。他曾多次参...查看更多
Cheryl🍟AM
去完善

译文
黄金栏杆旁的白鹤悠然自得,双凤在夜晚陪伴着它们在江南栖息。这些美好的景象让人想起传说中的仙人,然而在这样的仙境中,人们却只能听到玉楼上的声音,空对着千山的桃花杏花感到无奈和遗憾。
Cheryl🍟AM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镜道中:可能是描绘的地点或者背景。 2. 金栏白:金白色的栏杆。 3. 善篸差:形容美好的木簪。 4. 双凤:比喻琴瑟和谐,恩爱夫妻。 5. 江南:中国的南方地区。 6. 十洲: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十个岛屿,这里可能指代仙境或者美好之地。 7. 玉楼:华丽的高楼,常用来比喻富贵人家的居所。 8. 千山:众多的山岭。 9. 桃杏枝:桃树和杏树的枝条,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Cheryl🍟AM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金栏、白的、双凤等物象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人的想象中,镜道中的玉楼,是人们向往的仙境。诗人以“十洲人听玉楼晓”这句诗,表现出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空向千山桃杏枝”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Cheryl🍟AM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镜道中吹箫》是一首描绘唐朝晚期诗人陈陶在长安城中秋夜月下的画面,创作于公元9世纪。这个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民生疾苦,战乱频仍。 诗人陈陶曾先后两次赴京应试,但都未能及第,过着清苦的生活。然而,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依然坚持创作诗歌,以抒发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在这首《镜道中吹箫》中,陈陶通过对月夜镜道中的吹箫者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晚期的社会风貌和民间生活。当时的长安城中,虽然战乱频繁,但人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而这种精神,正是诗人陈陶一直坚守的信念。
Cheryl🍟AM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