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作登仙)
子晋鸾飞古洛川,金桃再熟贺郎仙。三清乐奏嵩丘下,
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顶舞低迎绛节,青鬟歌对驻香輧。
谁能白昼相悲泣,太极光阴亿万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子晋鸾飞向古洛川,金桃再度为贺郎成熟献瑞。在嵩丘之下有道教的音乐演奏,五色祥云集结于皇家苑林之前。红色的头顶与低垂的舞姿迎接高竿红灯,年轻女子的歌声对应着停驻的香车。谁能在大白天悲痛哭泣?毕竟这太极阴阳的交替如同亿万年的时光流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洛城:古代洛阳的别称,即今河南省洛阳市。
2. 子晋:指周灵王的儿子王子晋,亦称王子乔。据《列仙传》记载,他喜好吹笙,跨鹤乘鸾而去,成为仙人。
3. 古洛川:古代洛阳一带的地方,相传为王子晋跨鹤乘鸾飞升之处。
4. 金桃:神话传说中的仙桃,象征长寿。
5. 贺郎仙:指王子晋成仙之事。
6.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分别是玉清、上清、太清,象征天界。
7. 乐奏:演奏音乐。
8. 嵩丘:古代对中岳嵩山的称谓,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9. 五色云:传说中神仙出现时伴随的五色祥云。
10. 御苑:皇帝的园林。
11. 朱顶:红色的华盖,这里代指皇帝。
12. 绛节:红色符节,古代皇帝派遣使者时的信物。
13. 青鬟:青色的头巾,这里代指仙人。
14. 对驻:相对停留。
15. 香軿:古代女子乘坐的香车。
16. 白昼:白天。
17. 太极: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宇宙万物生息繁衍的根本规律。
18. 光阴:时间。
19. 亿万年:形容时间极长。

去完善
赏析
此诗描绘了神仙贺自真的神奇事迹。首联以王子晋(又称子晋鸾飞)作为引子,点明了贺自真亦非凡尘之人。颔联通过描写金桃的再度成熟,以及他立于嵩丘和五色的祥云来凸显其仙人的形象。颈联则以朱顶舞、绛节、青鬟歌等细节描绘出了贺自真在皇宫中的盛大场面。而尾联则显示出对时间的观念迥然不同,诗人用“谁能白昼相悲泣”和“太极光阴亿万年”表达了对这种永恒生命的敬意与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韵律优美,构思独特,展现了神仙之境的神秘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末五代时期,科举考试中落第的陈陶远离京城长安,来到洛阳。在这里他结识了道观中的道士贺自真,受到了道教的启发和影响。在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对前途感到迷茫,渴望寻求精神寄托。在这种背景下,陈陶开始创作以道教为主题的诗歌。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作登仙)》是陈陶为贺自真而创作的诗歌。此时,作者目睹了道士贺自真的离世,感慨万千,便通过这首诗歌颂扬道士的离尘升天。诗人描绘了贺自真灵魂离开肉体的场景,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并表达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这首诗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更是对动荡时代的灵魂救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