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共叔五首 其一
问学探前圣,声名自妙年。
何疑待价玉,却计买山钱。
北极云垂地,西江水接天。
扁舟如有约,吾亦赋归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学习探索古代先贤的智慧,早在年少时就已声名远播。
不必怀疑自己的价值犹如待价的宝玉,只需计算购买山林的资金。
站在北极可以看见云彩低垂仿佛要触到地面,在西江可以看见水天一色相接无边。
如果有一天能驾一艘小舟与友人约定相见,那时我也会选择回归田园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问学":请教学习。
2. "前圣":古代圣人或贤者。
3. "探":探索研究。
4. "声名":名声、声望。
5. "自妙年":从年轻时就享有声誉。妙年,指青春年华、青年时期。
6. "何疑":不怀疑。
7. "待价玉":等待价格合适的玉石出现。此句寓意等待时机,如同宝玉需要遇到识货之人一样。
8. "却计":计划着。
9. "买山钱":购买山林的钱。这里表示隐居生活的开销。
10. "北极云垂地":北方天空的云朵低垂至地面,形象描绘出广阔无边的景象。
11. "西江":一条江的名称。
12. "水接天":水面与天空相接,形容江水浩渺的景象。
13. "扁舟":小船。
14. "如":如果。
15. "有约":约定好的事情。
16. "吾":我。
17. "赋归田":表达回乡务农的愿望。"赋",古诗的一种文体;"归田",指回乡从事农耕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许景衡写给朋友周共叔的回信。诗中许景衡以自己的学问和名声为起点,表达对朋友的敬意。接着以等待高价出售美玉,但转而考虑购买田园隐退之意象,暗示了虽然自己才华横溢,但更向往平静的田园生活。
诗人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北极的云仿佛要垂到地面,西江的水似乎与天空相接。这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凸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传达出远方的友人所处环境的辽阔与壮美。
最后,诗人许景衡以“扁舟如有约,吾亦赋归田”收尾,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向朋友表露了自己渴望隐退的心愿。整首诗以优美的笔触展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及友情之间的相互理解,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周共叔五首 其一》,是宋朝诗人许景衡所作。许景衡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正是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许景衡本人曾在北宋末年担任地方官职,但在金兵入侵时,因坚决抵抗而被迫辞官。后来,他成为南宋朝廷的重要官员,参与了南宋的建国工作。
这首诗是在许景衡与周共叔互相唱和的五首诗中的第一首。"次韵"是一种诗词创作的技巧,即模仿他人的诗韵进行创作。周共叔是许景衡的好友,两人之间常有诗歌往来。在这首诗中,许景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许景衡和周共叔通过诗歌抒发胸臆,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