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瑞龙吟·大石春景

标题包含
瑞龙吟·大石春景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结识了苏轼、黄庭坚等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章台路上的景象依旧。还能看到那将落未落的梅花,正待开花的桃树。在寂静的街巷深处,有归巢的燕子回到故地。我在那里默默地等待着什么。突然想起了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初次登门拜访时她那娇羞的样子。清晨时分,她轻轻描画着妆容,用长袖抵挡住寒风,她的笑语如春水般温暖人心。 曾经的伙伴再度来访,寻访邻居们一同游乐。只有那过去的美丽女子,她的声誉依然如初。她还记得当年我们在那里的欢聚,那美丽的诗句。可如今,又有谁在陪伴着她,在那美丽的花园中尽情畅饮,悠然漫步呢?一切已随风而去。但每次去探春总免不了有些伤离的情绪。官柳枝头低垂,金缕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骑马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暮色笼罩下的池塘上飘起细密的春雨。心碎的院子,满天的柳絮就像我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章台路:即章台街,汉代长安街名。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 2. 褪粉梅梢:指梅花花瓣凋谢,逐渐长出嫩叶。 3. 愔愔坊陌人家:指安静的小街小巷中的居民家。 4. 定巢燕子:指燕子在春天的到来下开始筑巢繁殖。 5. 个人痴小:指的是年轻貌美的女子。 6. 浅约宫黄:指的是古代妇女涂抹于额头的一种黄色化妆品。 7. 前度刘郎:指刘备。这里用以暗示作者自己重访故地的心情。 8. 秋娘:泛指歌伎。 9. 吟笺赋笔:指作诗撰文,抒发自己的情感。 10. 燕台句:这里的“燕台”指的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诗篇,“燕台句”表示美好难忘的诗句。 11. 名园露饮:在著名的花园中饮酒,享受春光。 12. 事与孤鸿去:指过去的往事如同天上的鸿雁一去不复返。 13. 金缕:形容柳树在春天发新芽时的美好景色。 14. 断肠院落:令人伤心的院子。 15. 一帘风絮:指柳絮随风飘扬,景象美丽而略带伤感。
去完善
赏析
《瑞龙吟·大石春景》赏析: 周邦彦的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梅梢、桃树的描绘,展现出盎然的春意。接着通过“定巢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故地重游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其中的“个人痴小”暗指昔日的恋人,以及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下阕中,诗人提到了“前度刘郎”,这是一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秋娘”则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华绝代。此外,“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文采的自豪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事与孤鸿去”结束全词,寓意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只留下无尽的感伤。最后的“断肠院落,一帘风絮”则是诗人对这段感情的最终总结,充满了无奈和哀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龙吟·大石春景》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这首词大约作于北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3年),正值周邦彦在朝廷任国子监博士一职。 在这段时间里,周邦彦的人生际遇相对稳定,他在京城的文坛地位逐渐上升。然而,在北宋哲宗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新旧两派之间的权力更迭频繁。作为文人,周邦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反思。 此外,在周邦彦生活的时代,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宋词,在当时的文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周邦彦的这首词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美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