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寿四十叔)
薰风庭院,报槐阴拥翠,池波凝绿。瑞气葱葱浮燕寝,羽仗霓旌相属。__开祥,长庚入梦,诧列仙图_。林泉高迈,肯应轩冕尘俗。
好是妙舞清歌,浮瓜沈李,荐杯中_醁。鹊尾炉生香篆细,又作如何祈祝。度问蓬莱,丹崖胜处,几摘蟠桃熟。东方何在,凛然能继高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微风轻拂的庭院里,茂密的槐树投下绿荫,池塘中的水波也显得平静如绿。吉祥之气在空中蒸腾,仿佛能看到飞舞的燕子和小憩的凤凰。这是一幅充满祥和景象的画面。在这片美好环境中,那些崇尚林泉生活的隐士们怎么会愿意去追求世俗的荣耀呢?
欣赏着美丽的舞蹈和歌声,品尝着新鲜的瓜果和李子,再配以杯中美酒。香炉中升起袅袅香烟,人们在祈祷祝福。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人生,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远处的蓬莱仙岛,那里有红色的悬崖,美轮美奂的地方,人们在那里摘取成熟的仙桃。我们的目光应该向东方望去,那里有着高尚的品质,我们能继续追求高洁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释义
1.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里洲”。此曲调以柳永词《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2. 薰风:东南季风,又称“薰风”。
3. 槐阴拥翠:指槐树遮蔽阳光形成的翠绿景象。
4. 瑞气:吉祥之气。
5. 羽仗霓旌:形容神仙所用的华丽仪仗。
6. 开祥:指出现吉祥征兆。
7. 长庚入梦:指梦见福星,福气的象征。
8. 诧:惊讶的意思。
9. 列仙图:传说中描绘神仙的画卷。
10. 高迈:超脱世俗,隐居高洁之人。
11. 肯应:怎会。
12. 轩冕尘俗:比喻荣华富贵而流于凡庸的人。
13. 浮瓜沉李:古代文人享受清闲生活的方式之一。
14. 荐杯:举杯向客人敬酒。
15. 鹄尾炉:古代焚香器具。
16. 香篆细:香燃烧时的烟气细细如丝。
17. 度问:遥指。
18. 蓬莱:仙境代称。
19. 丹崖胜处:神仙居住的地方。
20. 摘蟠桃:道教中的神话人物王母娘娘的仙桃,吃了可延年益寿。
21. 东方何在:即东方朔,西汉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22. 高躅:高尚的品质或品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其雄浑的笔力和生动的描绘,表现出对词人叔叔高尚品质的赞美。首句“薰风庭院,报槐阴拥翠,池波凝绿”,用夏季的美景为衬托,表现了寿主人生前的优雅环境和生活氛围。“瑞气葱葱浮燕寝,羽仗霓旌相属”,描述了传说中仙人庆贺的场景,彰显了这位叔叔的非凡气质和地位。
接下来的“开祥,长庚入梦,诧列仙图”,词人以列仙图为喻,暗示了这位叔叔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修养。在接下来的词句中,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其高尚情操:“林泉高迈,肯应轩冕尘俗。”林泉隐逸的生活,是他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尚品质的原因。
下阕中,词人以赞美对方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叔叔生活的热爱:“好是妙舞清歌,浮瓜沈李,荐杯中_醁。”宴会的热闹与豪华,恰恰衬托出寿主人公的与众不同。接下来的词句则祝愿他的未来更加美好:“鹊尾炉生香篆细,又作如何祈祝。”词人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对寿主人公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度问蓬莱,丹崖胜处,几摘蟠桃熟。东方何在,凛然能继高躅。”再次强调了他的不凡之处,并希望他能够继承前人的美好品德。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精妙的描绘和对寿主人公高尚品质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寿四十叔》是南宋词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当时正值南宋初年,金国南侵,北宋灭亡,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廖行之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都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生活的感慨。在这首《念奴娇·寿四十叔》中,他以祝愿叔父健康长寿为主题,实际上也是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词中,廖行之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和平的期盼。同时,他也通过描述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是对他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反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