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春睡

标题包含
和春睡
持底赏春晴,清眠自爽魂。 据梧销白日,高枕未黄昏。 蝴蝶飞何乐,华胥梦可温。 周公应不远,心事得深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廖行之(1051年-1128年),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西崇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 廖行之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放弃科举之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握底欣赏春天的阳光,在清醒的状态下享受悠闲的时光。靠着梧桐树消磨整个白天,在高枕无忧的状态中度过漫漫长夜。蝴蝶翩翩起舞寻找快乐,沉浸在美好的梦境里感受温暖。这样与周公相隔不远,心中的烦恼可以深入探讨和解决。
去完善
释义
1. 和春睡:诗人以“春睡”为题,表达了人们在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中,寻找生活乐趣、追求梦想的心境。 2. 持底:以何种方式。 3. 春晴:春天的晴朗天气。 4. 清眠:指清醒的状态。 5. 自爽魂:自然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6. 据梧:依靠梧树,形容舒适地休息。 7. 白日:阳光充足的日子。 8. 高枕:指舒服地躺着。 9. 华胥梦:传说中华胥国的人无忧无虑,没有痛苦。这里的意思是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10. 周公:周朝初年的政治家周公旦,相传他因勤奋工作而少睡眠。这里代指努力工作的人。 11. 心事:内心的想法。 12. 深论:深入讨论。
去完善
赏析
《和春睡》廖行之的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春日里闲暇适意的心境。首联“持底赏春晴,清眠自爽魂”描绘了诗人享受春光的时刻,用睡眠来调养精神。颔联“据梧销白日,高枕未黄昏”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悠闲的时光中度过一天的情景。 颈联“蝴蝶飞何乐,华胥梦可温”则借蝴蝶和华胥的梦影喻,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周公应不远,心事得深论”则以周公之梦的典故作结,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梦境来深入探讨内心世界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充满了诗意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春睡》是南宋诗人廖行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64年之间,也就是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金国的侵略以及内部的腐败问题,南宋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廖行之本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便勤奋好学,年轻时即表现出非凡的才学。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虽然多次参加考试,但均未能取得状元,直到五十多岁后才得到一个低级官职。这使得他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和春睡》这首诗中,廖行之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他看到了春天美好的景象,但同时又感受到了时代的沉重压力。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充分体现,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