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潘阆新授滁州散参因以寄贺
江乡去想胜还乡,官职寻常事不常。
会得圣君无别意,只应图继贾司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水旁的小乡村更显得美丽安宁,那才是我心中的理想家园。至于这寻常的官员职务,对我来说并非长久之计。我知道皇帝并无别的用意,只是想让我来接替贾司仓的职位,以便为国家继续尽忠尽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乡:即长江之畔的江南地区。
2. 想胜还乡:指在异地为官时想起家乡的情景仿佛胜似回到家乡。
3. 寻常:普通,一般。这里指担任官职是常见的事,但并非每次都如此。
4. 会得:理解、领会到。
5. 圣君:对皇帝的尊称。
6. 无别意:没有特殊的含义。
7. 图继:考虑继承。
8. 贾司仓:唐朝时期的官员名,曾任滁州刺史。这里是比喻魏野希望潘阆能像贾司仓一样治理好滁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魏野写给好友潘阆的一首祝贺诗。诗人首先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认为在故乡生活比在外地做官要快乐得多。接着提到官职虽然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得。诗人认为皇帝并无别的意图,只是希望潘阆能够继承贾司仓的精神,为国家尽心尽力。
诗中的“图继贾司仓”,是借用贾司仓的典故,表达皇帝希望潘阆能够像贾司仓那样,忠诚地为国家服务。这里的“贾司仓”指的是唐朝著名大臣贾曾,他曾担任尚书省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务,以忠诚勤勉著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闻潘阆新授滁州散参因以寄贺》是北宋诗人魏野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970年前后,这个时期正是宋初政治稳定、经济恢复的重要时期。
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较为安定,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交游甚广。他为人淡泊名利,以诗酒自娱,表现出超脱尘俗的襟怀。由于远离政治中心,他的诗歌创作较少受到朝廷的干预和影响,得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
当时,北宋正积极进行政治改革,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中央集权。在此背景下,魏野与滁州散参潘阆交往密切,彼此了解对方的才能和抱负。在得知潘阆被授予滁州散参的官职后,魏野心生敬意,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潘阆的赞美和祝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