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冲夜行

标题包含
冲夜行
夜行无月时,古路多荒榛。山鬼遥把火,自照不照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施肩吾(1850-1923),原名施景琛,字肩吾,号琴轩,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 施肩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夜晚行走在没有月光的时候,古老的路上长满了荒凉的荆棘。山中的神灵远远地举着火光,但那光芒只照亮自己,并不为别人指引方向。
去完善
释义
1. 古路:指古代的道路,可能已废弃不用。 2. 荒榛:指荒芜的草木丛。榛,草木丛。 3.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怪。这里可能是指鬼火,也就是沼气燃烧的现象。 4. 遥把火:远远地举着火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描绘了夜晚独自行走的情景。诗人以“无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苍茫的氛围。接下来的“古路多荒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特点,古路上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暗示了道路的荒凉和人迹罕至。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出现了“山鬼遥把火”的意象,这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巧妙地传达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山鬼,原是古人想象中的山中精灵,这里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它们提着灯在远处行走,照亮自己的道路,但并不去关心其他生灵的需要。这既表达了诗人在孤独旅程中的无奈与渴望,又突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总体而言,这首诗借助荒榛的古路、遥不可及的山鬼等元素,成功地塑造了一种寂静、冷峻而神秘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山鬼遥把火”这一特写的描绘,诗人向读者揭示了人性中潜藏的自私与孤独。整首诗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在欣赏其画面感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到其中深刻的哲学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冲夜行》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在公元755年至836年之间。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诗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段时间里,施肩吾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后回到家乡务农。由于才华横溢,他被任命为官员,但由于对官场的不满,最终辞官回乡。这一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创作《冲夜行》时,施肩吾关注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他在诗中描绘了农民在夜间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此外,他还通过对比农民的辛苦劳作和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