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梅
看梅如看画,由我不由他。
千树江头少,一枝瓶里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观赏梅花如同欣赏画作,完全取决于我自己,而非他人。尽管江边只有少数几株梅树,但花瓶中却有许多。
去完善
释义
1. 方蒙仲:字师望,号御药院。宋孝宗时期人物,官至工部尚书。为南宋著名文人。
2. 看梅如看画:此句意为赏梅如同欣赏画作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强调了梅花的美。
3. 由我不由他:“我”指赏梅人自己,“他”指其他因素。这句表达的是赏梅的自主性,强调欣赏者主观感受的重要。
4. 千树江头少:江头,江边。这句话是说江边的梅花虽多,但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千树,形容数量之多。
5. 一枝瓶里多:“瓶”指的是花瓶,可理解为室内环境或书房一隅等。这句意思是,虽然江边梅花众多,但瓶内插上的一枝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梅花之美,即使是孤零零的一枝,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去完善
赏析
《折梅》这首诗,以梅花为诗眼,表达了诗人对方蒙仲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观念的深沉思考。诗人在看梅的过程中,展示了他的个性和自由的表达。他通过"看梅如看画"的形象比喻,暗示自己观赏梅花的自由态度,不受外界影响,任凭自己心情去欣赏这大自然的画作。“千树江头少,一枝瓶里多”描绘了在广阔江面的千株梅花中选取一瓶插枝的情景,显示出诗人独立不迁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纯净美丽世界的向往。全诗以简练的诗句揭示了哲理内涵,富有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折梅》是南宋著名诗人方蒙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方蒙仲已年逾古稀。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曾经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晚年时期的方蒙仲过着田园生活,以诗书为伴,淡泊名利。这首诗便是他在乡村生活中所创作的。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与金国战争不断,民生疾苦。同时,南宋朝廷内部也腐败严重,官僚体制混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方蒙仲选择隐逸田园,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