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重题蔷薇
秾华自古不得久,况是倚春春已空。
更被夜来风雨恶,满阶狼籍没多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鲜花自古以来都不能长久,更何况在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昨夜的风风雨雨肆虐,台阶上满是狼藉,许多花朵都被摧残了。
去完善
释义
1. 秾华:这里指茂盛的蔷薇花。
2. 古得久:在古代就已经难以持久,比喻美好的事物不能长久。
3. 倚春:依赖春天的温暖才能生长开花。
4. 夜来风雨恶:指夜间恶劣的风雨天气。
5. 狼籍:形容杂乱无章的样子。
6. 没多红:指蔷薇花因为风雨而凋零,导致红色的花瓣铺满了台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蔷薇花盛开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生命无常的哲理。诗人以"秾华自古不得久"为引子,阐述了繁花盛开的短暂与美好。紧接着,诗人用"况是倚春春已空"的笔触,表达了春天已经逝去,繁花即将凋谢的悲哀。诗人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在后两句诗中,"更被夜来风雨恶"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摧残了美丽的蔷薇花。"满阶狼藉没多红"则形象地描绘了风雨过后,满地残花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叹花朵的美丽与脆弱,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蔷薇花的美丽与凋零,传达了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哲理。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悲剧,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袭美重题蔷薇》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它创作于晚唐时期,具体年份不详。
在这个时期,陆龟蒙正处于人生的动荡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对官僚体制感到失望。同时,他也对社会矛盾和政治腐败深感忧虑。这使得他选择隐居于世,专心致志地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讽刺时政为主题,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社会现实意义。
在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科举制度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同时,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繁荣昌盛,特别是诗歌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唐诗”文化。然而,这个时期的文人学士们却面临着国家兴亡的危机,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陆龟蒙创作了这首《和袭美重题蔷薇》。诗中以蔷薇花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坚持信念,保持高洁品质的情怀。同时,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学士们在面对社会矛盾和压力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