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晨兴书所见

标题包含
晨兴书所见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葛绍体"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出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在日常生活中任时间自由流淌,并不在意风吹霜打让头发变白。 突然间看到满地的金黄银杏叶,感叹大自然完成了它的创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等闲:轻易;随便。 2. 日月:这里代指时间。 3. 西东:方位名词,指东西方向。 4. 霜风:寒冷的风。 5. 著:同“着”,附着。 6. 鬓蓬:鬓发凌乱的样子。 7. 满地:遍布地面。 8. 翻黄:形容树叶变黄的过程。 9. 银杏叶:银杏树的叶子。 10. 忽惊:突然惊讶。 11. 天地告成功:意指自然界完成了季节变化的任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晨兴书所见”,作者是南宋的葛绍体。诗中描述了早晨起来时所看到的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悟。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哲理思考。 首句“等闲日月任西东”,点明时间流逝之快,岁月匆匆。诗人以“日月任西东”比喻时间的无情流转,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接下来的“不管霜风著鬓蓬”则进一步强调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意境。在这里,“霜风”既是实写自然现象,也是比喻人生的风霜。同时,“鬓蓬”即头发散乱的状态,寓意着老去的容颜和沧桑的人生经历。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慨。 第二联“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通过描绘满地金黄的银杏叶,诗人形象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而“忽惊天地告成功”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的一种体悟,暗示着秋天的丰收、万物的繁荣都是自然界的馈赠,是对生命的一种启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思。在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同时,诗人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世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慰藉。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本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晨兴书所见》是南宋诗人葛绍体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葛绍体作为一位文人,深感国家命运的浮沉不定。他的诗歌创作多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时代使命感。此外,葛绍体的生活经历也让他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在地方任职,时常接触农村生活,对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自然的美好风光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晨兴书所见》这首诗中,葛绍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田野间的景象。他将农民的辛勤劳动与自然景色的美丽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虽然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