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诗 其八
莫向人间定是非,是非定得有何为。
而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翠微:山峰青翠幽深的地方,这里指诗人隐居的山中居所。
翠微山居:在翠绿山间的居住之地。
释冲邈:即冲邈法师,唐代的一位僧人。
莫向人间定是非:不要在人世间去评判对与错。
是非定得有何为:既然已对对错下了定论,那么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休去:休息,止息。这里是隐退之意。
了时:结束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翠微山居诗 其八》是唐代诗人释冲邈所写的一首哲理诗。诗人以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他对世俗纷争和名利追求的否定与批判。
诗的第一句“莫向人间定是非”,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嘲讽。他认为世人总在争辩是非对错,但实际上这种争论并无实际意义。接下来的第二句“是非定得有何为”,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无谓争辩所带来的后果:即便争出个是非胜负,又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呢?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类在纷争中迷失方向的可笑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诗的后两句“而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时无了时”,则是诗人给出的处世建议。他主张人们应该学会放下世俗的烦恼,做到能放下的时候就要果断放下。如果真想要追求一个彻底的了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世俗的烦恼和纷争是无止境的。这里,诗人以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劝导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之争,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翠微山居诗 其八》是释冲邈所作。释冲邈生活在唐代时期(618-90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人民生活丰富多彩,诗歌创作尤为兴盛,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在这个时期活跃。
在公元740年左右,释冲邈因厌倦世俗生活的喧嚣和纷扰,选择出家为僧,从此过上了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他在深山幽谷中的翠微山结庐而居,远离尘世的繁华,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这种生活环境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佛教发展迅速。由于统治者的推崇,许多僧人在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推动了佛教诗歌的发展。释冲邈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既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展现了一个僧人独特的艺术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