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叶文思惠茶酒

标题包含
谢叶文思惠茶酒
先将荼䕷薰酒,却采枸杞烹茶。 子谓人非土木,贤知吾岂匏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首先,让我们把这段古文拆分为几个部分进行理解: 1. 荼䕷薰酒:用荼䕷(一种植物)熏制酒水。 2. 却采枸杞烹茶:然后采集枸杞来烹饪茶水。 3. 子谓人非土木:你说过人们并不是木头和泥土做的。 4. 贤知吾岂匏瓜: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像葫芦一样呢? 现在我们将这些部分组合成一段现代白话文的描述:先用荼䕷熏制美酒,再采枸杞烹饪茶水。你说得对,人不是由木头和泥土构成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会像葫芦那样无用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叶文思: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2. 惠:给予,赠送。 3. 荼䕷:音tú mí,一种植物,又名酴醾。 4. 薰酒:熏香后的酒。 5. 枸杞:一种药材植物,也可用来烹茶。 6. 贤知:智慧与贤明。 7. 吾:作者自称。 8. 岂: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或“哪里”。 9. 匏瓜:音páo guā,一种果实可做水瓢的植物。这里比喻被束缚的人或物。
去完善
赏析
《谢叶文思惠茶酒》这首诗以“荼䕷薰酒”和“枸杞烹茶”作为诗歌的主题,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感激之情。其中“先将荼䕷薰酒”描绘了诗人精心调制美酒的场景,“却采枸杞烹茶”则表现出诗人品茗之雅趣。这种在诗中展示的茶酒文化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子谓人非土木,贤知吾岂匏瓜”揭示了作者对个人修养的看法:他认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像草木和匏瓜那样无动于衷,而应该关注生活、珍惜友情。此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叶文思惠茶酒》是南宋著名道士、文学家白玉蟾的一首致谢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白玉蟾作为一位出世的道士,对世俗的纷扰有所超脱,但同时他也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的兴衰。因此,他的诗歌既有出世的高远,又有入世的关怀。 在这个时期,茶文化在中国已经非常成熟,而酒文化同样具有深厚的底蕴。白玉蟾的朋友叶文思赠予他茶叶和美酒,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总的来说,《谢叶文思惠茶酒》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但诗人却能通过茶叶和美酒,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友情的珍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