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感兴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了解过去的悲伤故事,只能看到江水滚滚东流不复回。
太阳即将落山,春风吹拂着绿色的春草,鹧鸪鸟在越王的台上展翅飞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前朝事:指隋末动乱时期的事。
2. 江流:长江的水流。
3. 日暮:天色将晚的时候。
4. 东风:春风。
5. 春草绿:春天草木葱绿。
6. 鹧鸪:鸟名,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7. 越王台:古越国遗址上的台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南游感兴》,诗人以伤感的情绪,询问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他试图了解历史,但所见只有江水滚滚东去,永不回头。太阳落山时,东风拂面,春意盎然,青草萋萋,鹧鸪鸟飞上了越王台,一切景物都在展示自然的轮回与变化。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中,表达了世事无常、英雄迟暮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游感兴》是唐代诗人窦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14年至815年间,正值唐宪宗在位时期。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但同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窦巩是唐德宗至唐穆宗时期的著名文人,他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担任过一些较低的官职。尽管如此,窦巩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勤奋创作,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在这首诗中,窦巩以南游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他以“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起笔,表达了对南游的兴致和对自然的热爱。接着,他以“鸿雁初飞候,麇麚始过霜”描绘了南游时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季节变换、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他以“自然堪索寞,何用更苍苍”结尾,表达了自己面对命运坎坷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