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盆池

标题包含
咏盆池
浮萍重叠水团圆,客遶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浮萍铺展水面圆融如璧,游客绕着它走过留下无数的足迹。 不要惊讶水池中的满溢景象,因为那一汪清泉就是水源之源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浮萍:水生植物,叶扁平,根生于泥土中。 2. 水团圆:形容水面平静如圆。 3. 绕:围绕。 4. 千遭:多次。 5. 屐齿痕:鞋子踩踏留下的痕迹。 6. 莫惊:不要惊讶。 7. 寻常:普通。 8. 一井:指一个源头。 9. 清泉:清澈的泉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盆池”为主题,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水池的景象。首句“浮萍重叠水团圆”写的是盆池表面浮萍交叠、水面平静的画面。次句“客遶千遭屐齿痕”则借鞋印暗示出观赏者的络绎不绝,体现出池塘的受欢迎程度。第三句“莫惊池里寻常满”则在劝说读者不要因看到满池的水而感到惊讶,因为那都是一井清泉不断涌出的结果。最后一句“一井清泉是上源”道破了池塘清澈见底的奥秘所在。全诗构思巧妙,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盆池》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 在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原因,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姚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这种现状深感忧虑。他曾多次科举失利,仕途不顺,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关注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姚合创作了《咏盆池》这首诗歌。诗中以盆池为喻,表达了对清澈、平静的理想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混乱、污浊的不满。通过对盆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希望世人能够像盆池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洁,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守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