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
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
怡然两白发,埙箎伯仲氏。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媿。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
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
行看表门闾,乡邦夸盛事。
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绰绰:宽舒的样子。
2. 龟溪:指浙江湖州一带的河流。
3. 友于义:意指在道义上互相帮助。
4. 几微:指细小的地方。
5. 轮囷:回旋曲折。
6. 粤:发语词,无实义。
7. 鸿雁:比喻离开家乡在外谋生的人。
8. 棠棣:指亲兄弟关系。
9. 古道:这里指古代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
10. 新居:此处指孙氏兄弟的新宅院。
11. 和乐:和谐欢乐。
12. 秀明堂:此处形容孙氏新居美好雅致的环境。
13. 屹对峙:形容新居之间相互映衬、互相辉映的景象。
14. 埙箎:比喻兄弟间的亲密和谐关系。
15. 伯仲:原指兄弟之间的排行,此处以伯仲代指孙氏兄弟。
16. 闾里:邻里乡亲。
17. 顺悌:顺从敬爱之意。
18. 唐史传孝义:指唐代的《孝友传》。
19. 张刘李:分别指唐代的孝子张巡、刘君良和李元苍。
20. 干戈:战争。
21. 大书:光荣记载。
22. 广明后:指唐朝黄巢起义之后的时期。
23. 旌命:朝廷对孝子贤行的表彰。
24. 笃行: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之人。
25. 乡邦:家乡。
26. 多寿祉: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孙氏家族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亲族和谐共处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诗人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展现了孙家数代同堂、和睦相处的场景。诗歌强调家族关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战乱时期的张、刘、李三家故事,突出了孙氏家族的美好品质与德行。诗人也对朝廷未能表彰孙家的善举表示遗憾,表达了希望世人能够关注并传承家族美德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是宋代诗人牟巘所作,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的才情,诗歌成为了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家族观念在当时非常强烈,人们对家族的和谐、子孙的繁衍非常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牟巘以孙氏家族为例,创作了这首描绘家族和谐、欢乐景象的诗篇。
诗人在这一时期生活坎坷,曾多次科举不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关注民间疾苦。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孙氏家族和乐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和谐的赞美。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家庭观念。在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重视家族的团结和睦,追求家族的长盛不衰。这种观念在诗歌中得到体现,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