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卫山斋
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
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
绪余何足论,相对但期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川的游客们叹息着无法留住时光,只好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虽然青春已逝,但内心的愿望又有谁知道呢?
还没有见到朋友们相聚的日子,却已经到了扫墓的季节。
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只愿能与你共度,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所作的诗词的韵律、题材等相和的作品。
2. 卫山斋:人名,生卒年不详,字叔刚,号山斋,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南宋理学家。
3. 蜀客:四川地区的人,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4. 嗟留落:感叹自己的滞留和遭遇。
5. 甘为学圃迟:甘愿为了求学而延缓归乡的时间。学圃,指耕种学业之地。
6. 年华:时间、光阴。
7. 空自老:白白地老去。
8. 心事:心中的想法和愿望。
9. 盍簪:朋友相聚。
10. 上冢:扫墓。
11. 绪余:余绪,遗绪。
12. 期期:口吃貌。这里是谦虚之辞,表示不愿过多谈论自己的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牟巘写给他的朋友卫山斋的。诗中,牟巘以自己为蜀客,表达了他在学业上的执着和坚持。虽然岁月流转,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始终无人理解。他与卫山斋之间的感情深厚,虽然没有经常见面,但他们之间的心意却是相通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寄卫山斋》是南宋诗人牟巘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怀念故乡之情和孤独的心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牟巘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也未能幸免于战乱的影响。他被迫离开家乡,流亡在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牟巘的诗作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痛恨。
这首《次韵寄卫山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牟巘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故乡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中的孤独心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牟巘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战乱的痛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