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薛士昭

标题包含
送薛士昭
邂逅江干得胜流,襟怀冰玉气横秋。 相逢便及平生事,欲去知难苦死留。 残漏寒灯催别酒,淡云微雨送行舟。 虎头自是封侯骨,稳上青云莫倦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协,字子献,号云庄,南宋诗人。他是江西南丰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同时代。 曾协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追求文学的热情。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偶遇在江边战胜归来的人潮中,他胸怀坦荡如冰如玉,气势非凡。 一相逢便谈起了生平的故事,真想再留一会儿,却又难以忍受分别的痛苦。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我们告别举杯,微弱的路灯下离别在即。天上飘着淡淡的云,细雨蒙蒙,目送着我踏上远行的船只。 这人就如一头猛虎,必定会成为大将军,有朝一日平步青云,但愿他能坚定地走下去,切勿疲倦厌倦。
去完善
释义
《送薛士昭》曾协注释: 1. 邂逅江干得胜流:江干,江边;胜流,出色的人才或文人的聚会。 2. 襟怀冰玉气横秋:冰玉,指品行高洁的人;横秋,形容气势非凡。 3. 相逢便及平生事:相逢,遇到;平生事,一生的经历。 4. 欲去知难苦死留:欲去,想要离开;苦死留,舍不得离开。 5. 残漏寒灯催别酒:残漏,古代计时工具;寒灯,寒冷的夜晚;催别酒,离别的宴席。 6. 淡云微雨送行舟:淡云,轻云;微雨,细雨;行舟,即将起航的船只。 7. 虎头自是封侯骨:虎头,汉朝名将李广,因善射而号“飞将军”;封侯骨,有封侯之相的人。 8. 稳上青云莫倦游:青云,高空;倦游,厌倦游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薛士昭”,意味着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薛士昭在江边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诗人用“襟怀冰玉气横秋”来形容友人的品格高尚、气质非凡。而“相逢便及平生事,欲去知难苦死留”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短暂相聚后又要分别的无奈和伤感。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残漏寒灯催别酒”和“淡云微雨送行舟”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其中,“残漏寒灯催别酒”象征着离别时刻的临近,而“淡云微雨送行舟”则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不舍。 最后,诗人以“虎头自是封侯骨,稳上青云莫倦游”作结,表达了对友人薛士昭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其中,“虎头”一词源于古代典故,意指英勇善战的人;而“封侯骨”则暗示薛士昭将来必能功成名就。所以,诗人鼓励友人薛士昭要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薛士昭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薛士昭》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曾协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56年。在这一年里,曾协担任翰林院编修一职,主要负责撰写皇帝的诏令和朝廷的文书。他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与当时的社会名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薛士昭等。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一方面,南宋政权与北方的金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使得百姓生活困苦。另一方面,南宋政权内部也存在腐败现象严重、政治斗争激烈等问题。曾协作为翰林院官员,对这些社会现象深感忧虑。 在此期间,曾协结识了薛士昭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薛士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各自的工作需要,他们不得不分离。因此,曾协在离别之际创作了这首《送薛士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