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呈馆中诸公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欣喜的是能与老友一同在馆阁中供职,打算买些春酒,在京城的繁华中一醉方休。
去完善
释义
卞侯:指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卞壸,其墓位于南京;卢女:传说中的美女,代指佳人住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清明时节的景象入笔,描绘了柳烟袅袅、杏酪飘香的春日氛围,既展现了节日的习俗,又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诗人从空间和情感上展开对比,一方面描写南京城外的山水风光,另一方面抒发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意味深长。下半部分通过“卞侯墓”与“卢女门”的意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时光的流逝之叹。最后,诗人笔锋一转,由思乡的惆怅转向与故友相聚的喜悦,表达了在京城与同僚共享春光、畅饮美酒的期待。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体现了高启作为明代文人的才情与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彼时高启正在南京翰林院任职。作为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经历了元末战乱到明朝建立的历史变迁。清明时节,春意正浓,身在京城的他触景生情,感怀故人与故乡,写下这首寄托思乡之情的应景之作。诗中既描绘了金陵城的春日胜景,又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更流露出与同僚好友共度佳节的欣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