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澹澹双蛾疏秀。
为谁频皱。
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
锦字香笺封久。
鳞鸿稀有。
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稀疏秀美的一对蛾眉,为了谁而经常皱起。花朵飘落,到处都是春天的哀愁,我猜想这并非因为花朵的消瘦。信笺的香气已经消散,家书也封尘已久。很少能收到鱼雁传书。美妙的舞姿正在减弱,无法抵挡心中的忧愁,恐怕就像那章台的柳树一样,渐渐凋零了。
去完善
释义
《一落索》:词牌名。
澹澹:形容眼神或者表情淡漠的样子。
双蛾:指眉毛。
疏秀:稀疏而秀丽。
频皱:经常皱起眉头。
料不是、因花瘦:估计不是因为花而消瘦。
锦字香笺封久:很长时间没有寄出写有书信的精致纸张。
鳞鸿稀有:很少收到来信。鳞鸿,即鱼雁传书,泛指书信。
舞腰销减:跳舞的体力渐渐减少。
不禁愁:无法承受忧愁。
怕一似、章台柳:担心自己像章台街的柳絮一样随风飘散。章台,汉代长安街道名,以繁华著称;章台柳,代指章台街上的女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述了作者因春天的消逝和离别之情而产生的深深的忧愁。首先,"澹澹双蛾疏秀"一词传达了主人公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那挥之不去的哀愁。紧接着,“为谁频皱”揭示了她的情感波动,可能因别离或逝去的爱而黯然神伤。“落花何处不春愁”表达了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情感无法挽回的悲哀。“料不是、因花瘦”则是对自己情绪的审视,希望不是因为情感的原因而憔悴。
接下来的部分表达的是她思念对方的心情。“锦字香笺封久”表示尽管时间已逝,但她仍然珍藏着对方的信件,情感未变。“鳞鸿稀有”则说明了通信稀少,更增思念之情。
在结尾部分,“舞腰销减不禁愁”表达了随着时光的推移,她的青春年华也逐渐消逝,那曾经的欢快舞蹈已成为遥远的回忆。"怕一似、章台柳"则以杨柳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词深刻地描绘了哀愁之美,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落索》是南宋词人陈允平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
在那个时代,南宋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时期。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导致国家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现实,陈允平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词人,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陈允平的一生经历了坎坷的仕途,他曾担任过江西宪司等职,后因触犯权贵被罢免。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名山大川,结识了众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然而,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遭遇使他深感无奈,这种心情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一落索》正是陈允平在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在国家危机和个人命运交织下的复杂情感。词中,他以哀愁的笔调描绘了风雨飘摇中的江南水乡景色,以及自己在漂泊流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