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
何者为君子,君子固可修。
是知君子途,使人从之游。
与义不与利,记恩不记雠。
扬善不扬恶,主喜不主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固:本来;确实。
2. 是知:即“知是”,知道这个事实。
3. 途:途径。
4. 从之游:跟随他游历。
5. 与义不与利:愿意接受道义,不接受利益。
6. 记恩不记雠:记住别人的恩情,不记恨别人。
7. 扬善不扬恶:宣扬善良的一面,而不是宣扬恶劣的一面。
8. 主喜不主忧:以喜悦为主,不以忧虑为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君子的诗歌,作者以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君子的理解和追求。诗人首先提出什么是君子的问题,然后指出君子是可以修炼和提升的。接下来,诗人强调了君子应该遵循的道路,即正义、感恩、扬善和以喜悦为主导的人生观。这首诗鼓励人们向君子学习,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君子行》是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易学家邵雍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君子品行和道德准则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75年前后,此时正值北宋时期的中叶,社会较为繁荣,政治相对稳定,学术文化氛围浓厚。
在这段时间里,邵雍经历了多次科举失利,但并未气馁,而是选择潜心研究儒家经典、易学等学问,以期实现个人抱负。他曾游学于河南颍州等地,与当时的学者名流如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邵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并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君子行》。
在这首诗中,邵雍以君子的行为作为榜样,表达了儒家倡导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谦逊有礼、勤劳节俭、仁爱慈善等。这些品质在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实践,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邵雍自身的人格追求和人生理想,即以君子之道为榜样,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