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王定国的歌女名叫柔奴,姓宇文,她的眉清目秀,擅长交际应酬,出身世家,家居京师。有一次王定国被贬到南方,后来回到北方,我见到他问道:“南方的风土应该不大好吧?”柔奴回答:“只要心境安适,哪里都是故乡。”于是我为她写下了这样的歌词。
常常羡慕世间如玉般的人物,上天赐予他一个美丽聪慧的伴侣。人们都说她美妙的歌声如同皓齿间的清风,风儿一吹起,大雪漫天飘落,炎热的大海也变得凉爽起来。
他们从遥远的南方回来,面容依旧青春不老。微笑着,笑容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香气。我曾试探性地问她:“岭南的风景应该很糟糕吧?”她却笑着说:“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去完善
释义
1. 定风波:词牌名;
2. 王定国:作者的朋友,被贬谪到南方;
3. 寓娘:指王定国的侍女柔奴;
4. 京师:古代对首都的称呼,这里指当时的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5. 广南:指广东省一带;
6. 琢玉郎:形容男子英俊,像雕琢过的美玉;
7. 天应:上天的安排;
8. 乞与:赐予;
9. 点酥娘:指擅长歌舞的女子;
10. 皓齿:洁白的牙齿;
11. 岭梅香:梅花香气;
12. 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的地方就是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中赞美的对象是一位名叫柔奴的女子。作者借这位女子之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观念,即内心安宁的地方就是家乡,体现了豁达的人生观。全词语言华丽、寓意丰富,意境优美,流露出一种别样的情感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84年创作的一首词。这一年,苏轼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从谪居地黄州南下赴任途中经过江宁,见到了他的好友王定国及其家眷寓娘。王定国此时也从贬所琼州北归,他因受东坡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南荒十载。时逢暮春,苏轼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篇。
作品以寓娘的歌伎身份及“十年心事”起兴,从她的口中描绘出一幅旷达高远的画面,体现出苏轼超脱的人生态度和极高的艺术境界。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不仅反映了苏轼豪放不羁、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而且透过寓娘的身世,也展现出他对于身处逆境的朋友们给予的深深关爱和祝福。

去完善